中心镇建设暨小城镇建设培训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一)一定要搞一个好的规划,不要把小城镇建设乱了。建设小城镇,一定要把规划放在首位。规划不好,建设就是乱建,就会带来很大浪费,甚至今天建,明天拆,留下很大遗憾。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建设工作会议上,汪光焘部长指出:目前,进入新一轮城市规划修编期,各地正在组织编制建制镇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组织好村镇规划编制是建设系统的责任。如新编规划不科学、不严肃、不切合实际,一旦经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公共政策,将给地区发展带来灾难,甚至贻害子孙。建设部要求,要把建立健全社会发展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作为强制性内容。在乡镇总体规划编制中,要合理确定发展规模。在研究确定人口和用地规模时,应当从实际出发,既要看到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可能,避免盲目性。在考虑发展规模时,主要是研究经济的实际和未来发展能够提供多少就业岗位,并以此为依据来确定城镇规模。工作总结小城镇发展的总体布局必须集中,合理紧凑,尽量避免沿路两张皮的发展模式。要十分珍惜用地、合理用地、注意保护耕地。城镇的工业用地要集中,形成工业区,合理布局工业。道路系统要从实际出发,合理安排。切不可盲目建设大马路。要妥善安排好居住区的用地,下功夫搞好居住区规划,为群众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应当特别强调的是,在小城镇的规划中,要十分注意环境保护和生态的改善,重点是工业污染的防治。对有污染的项目,在选择用地时,要严格按照规划的要求,合理布局。现在,一些小城镇在规划建设中出现了某些盲目性。比如盲目追求宽马路、大广场、大草坪等,这些必须要注意和纠正。在这里,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前面提到的平度同和镇,一共有30年历史,时间并不长,是76年从人民公社时期的王家站乡起步的,94年改为建制镇,当时是个纯农业乡镇,没有区位和资源优势,工业是从一家乡镇企业-同和空调公司起步的。92年开始做第一轮总体规划,当时目标分三步走,前5年时间,拉起XX县区框架,再5年时间进行招商引资,后5年时间,进入提升期。到第1页共5页95年就初见成效,97年又进行了第二轮规划修编,时间不长,经过对原驻地进行拆迁改造,搞招商引资,靠工业带动,发展势头很猛。随着工业兴起,特别是随着韩资企业的涌入,原来规划不到3平方公里,明显不适应形势发展了,2001年进行了第三轮规划。10余年时间,进行了三轮规划调整,先是天津规划设计院搞了总体规划,而后省规划院搞了两次规划修编,从规划看,功能分区比较明确,东边是工业园区,个人简历西边是生活居住区,中间是政务中心,几纵几横的路网建起来了,所有厂房不是建在路两边,后面是空地,而是把建在园区内,一方一方的建设,并逐步把工厂从道路两边迁出。在规划实施中,大到建厂房、圈围墙,小到建厕所,都坚持一把手把关,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确保几十年不落后。目前,全镇人口6.2万人,驻地4万人,建成区面积6.6平方公里,2006年地方财政收入5900万元,在全国千强镇综合排名156位。现在走进同和,给人一种大气、秀美、洁净、淡雅的感觉。(二)一定要搭好小城镇的骨架,注意基础设施先行。老百姓有句话叫“筑巢引凤”,就是说,要招商引资,要有一个好的环境和平台。如果到处破破烂烂,就没有人来投资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要重点抓好道路硬化、供水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工作。在小城镇和中心村,要合理配置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保障等公共服务设施。我再给大家举个例子,如XX县区大王镇,现在号称“齐鲁第一镇”,就是从基础设施抓起,推进小城镇建设的。90年代初,镇区到处破破烂烂,当时镇党委书记李培义带领乡镇一班人从修路开始,从兴办产业开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坚持走外向型经济发展之路,实施大企业、大项目带动战略,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推动了大王镇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2006年,大王镇完成工业投入45亿元,实现总产值280亿元,利税3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3亿元,出口创汇2.5亿美元热门思想汇报。通过工业现代化的拉动,大王镇出现了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镇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