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明确目标(3分钟)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昳丽:朝服:窥镜:不若:暮寝而思之:美我:私:翻译句子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学习目标1、理清思路,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分析邹忌的形象。2、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手法。3、领悟以事喻理的委婉劝说方式在今天的现实意义。二、自学指导,分步探究自学指导一:理解内容,理清文章思路课文的故事情节有六个“三”,谁能找出来?提示1、邹忌向几个人询问自己有没有徐公美?2、他们的答案一致吗?3、邹忌对他们的回答分别如何分析?4、邹忌进谏齐王时将自己和齐王进行了几方面比较?5、齐王有几种级别的奖赏?6、下令后按时间顺序发生了几次变化?三三三三三三比问课文的故事情节有六个“三”,谁能找出来?提示1、邹忌向几个人询问自己有没有徐公美?2、他们的答案一致吗?3、邹忌对他们的回答分别如何分析?4、邹忌进谏齐王时将自己和齐王进行了几方面比较?5、齐王有几种级别的奖赏?6、下令后按时间顺序发生了几次变化?答思赏变三三三三三三问美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吾与徐公孰美?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比美思美妻妾客私畏求孰视:自以为不如窥镜:又弗如远甚相貌邹忌比美(开端)邹忌齐王妻→私→宫妇左右妾→畏→朝廷之臣客→有求→四境之内受蔽受蔽(甚矣)邹忌齐王妻→私→宫妇左右妾→畏→朝廷之臣客→有求→四境之内受蔽受蔽(甚矣)根据两个同类事物某种属性的相同,推出它们的其它属性也可能相同的推理。通过设置或借用一个寓言、故事或自然现象来说明一个抽象的道理。三赏上赏:面刺寡人之过者中赏:上书谏寡人者下赏: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令初下: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三变齐王纳谏(高潮)自学指导二: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邹忌:邹忌、齐威王有何特点?齐威王:三思-三比-三赏—三变邹忌:邹忌、齐威王有何特点?头脑冷静、实事求是、善于思考、足智多谋、善于辞令、勇于进谏。闻过则改、虚心纳谏、明智果断、兴利除弊。齐威王:三思-三比-三赏—三变看图片思考:邹忌的妻、妾、客回答他的问题时感情和语气相同么?为什么?其妻“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妾“徐公何能及君也!”客“徐公不若君之美。”感情色彩是由衷的赞美,口气易毋庸置疑。感情色彩是讨好,口气有点勉强。感情色彩是礼貌、尊重,口气有点客气。妻→私:偏爱赞扬妾→畏:卑微畏怯客→有求:逢迎敷衍自学指导三:结合内容,思考问题这个故事给你哪些启示?讨论指导:1、邹忌在妻妾客赞他后飘飘然了吗?2、邹忌有没有实际观察?3、邹忌没怪妻妾客先前的赞“美”,而是从他们各自的角度去分析赞他的原因。4、进谏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谁?5、说服齐王时若方法不对会有何后果?这个故事给你哪些启示?1、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表面现象迷惑。2、要多去实践,多去观察。3、要多角度看待问题。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5、提出批评建议时要考虑方式、方法。三、课堂小结,回扣目标本文通过邹忌设喻进谏、齐威王纳谏,从而使齐国强盛的故事,说明群臣进谏,国君勇于纳谏,君臣同心,上下协力,是一个国家强盛的重要原因。四、达标检测,当堂反馈有效课堂《邹忌讽齐王纳谏》积累运用部分2、3、5、6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