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劳务工赴疆摘棉花紧急动员会讲话同志们:今天,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组织劳务工赴疆摘棉紧急动员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全市组织劳务工赴疆摘棉花紧急会议精神,动员各乡镇、各有关部门紧急行动起来,全力以赴,千方百计,切实做好由政府发起策划输送城乡剩余劳动力赴疆摘棉花工作。会议议题虽然比较单纯,但涉及到具体农户,任务大,时间紧,有一定的组织难度,希望大家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刚才,杨县长传达了全市组织劳务工赴疆摘棉花紧急动员会议精神,县农办、县妇联负责人作了很好的发言,我完全同意,请大家抓好落实。下面,我主要讲三方面意见: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把输送劳务工赴疆摘棉花工作为促进全县劳务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发展劳务经济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必然选择,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能有效缓解就业压力,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县劳务输转工作蓬勃发展、成绩喜人。2003年,全县劳务输转量达2.5万人(次),其中外出务工人员达8600多人,劳务创收4897万元,据测算,劳务经济收入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8%。实践证明,劳务输转是一项投入少、见效快、富民强县、利国利民的新兴产业,有力地促进了城乡经济、社会事业的协调、快速、健康发展。但是,也应看到我县劳务输转工作在量与质、组织、服务上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据8月份开展的全县劳动力资源普查资料显示,全县农村劳动力多达7.2万人,但劳务输转量仅有1.5万人,只占劳动力总量的21%,其中县外输出3174人,且大多数为农民自发外出,盲目性大,创劳务收入少。今年以来,省、市十分重视劳务输转工作,省政府与新疆签订了劳务合作协议,市政府与新疆建设兵团农一师签订了2000人的摘棉用工协议,为我县劳务输转创造了有利条件。8月30日,我县首批向新疆输送了摘棉工20余人,县就业中心派一名负责同志专门护送,并实地考察了摘棉工工作、生活情况,市劳动保障局领导赴疆看望慰问了输出的摘棉工。从市、县实地考察情况第1页共3页看,摘棉工每人每天可摘70~80公斤棉花,按每公斤0.5元的劳务费计算,每天可获得劳务收入35元以上,月收入可达1000元以上,2个月可挣2000元以上,对于一个困难家庭来说,是一个十分可观的收入,可以解决不少困难。另外,建设兵团非常欢迎内地摘棉工,可报销单程路费、提供免费食宿,按月结算发放工资,劳动报酬有保障。在昨天召开的“全市组织劳务工赴疆摘棉花紧急动员会议”上,市政府对此项工作做了专门安排部署,县政府与市政府签订了输送200名摘棉工的目标管理责任书。因此,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特别是今天参加会议的领导同志,一定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这次输送工作,必须完成责任书签订的输送任务,为明年大规模组织输转劳务工出奠定坚实的基础。要切实把这次输送工作作为贯彻中央1号文件、促进农民增收、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的具体措施来抓,紧急动员,精心组织,全面落实。二、精心组织,强化措施,确保完成市上下达的输送任务。根据市上安排,这次输送工作从9月16日开始,集中4天时间,全面落实动员、组织和输送各项工作任务。9月20日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带队,劳动保障部门负责人参与,负责将劳务工送到平凉火车站,由市劳动保障局清点人数,并组织乘坐专列出发。会后,各乡镇要立即召开动员会议,精心安排,全面部署,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完成任务。一要广泛宣传。充分利用农村公开栏、黑板报等阵地,采用宣传车、标语、广播、动员会等一切有效的宣传途径,广泛宣传劳务输转工作的重大意义,宣传为摘棉工提供的各种优惠待遇,宣传已赴疆劳务工的工资发放、生活条件,宣传县上对赴疆摘棉工的重视、支持和关心程度等,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转变就业观念,解除怕上当受骗拿不到劳动报酬的疑虑,使农村剩余劳动力都能够走出去,实现脱贫致富。二要精心组织。各乡镇、各有关部门都要确定一名领导专抓此项工作,要把任务层层分解到村、到社、把责任明确到每个工作人员身上。要组织工作人员进村入户,让群众明白、放心。这次县政府与各乡镇、石堡开发区签订的责任书实行一票否决制。各乡镇也要制定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