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月潭的传说贵池区杏花村小学焦杨教材解读:《日月潭的传说》讲述了年轻的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克服重重困难救出了太阳和月亮的动人故事,表现了他们不畏强暴、舍己为人、为民造福的精神。课文开头简要描写了日月潭的景色,再引出这个故事,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文章条理清晰,内容浅显,故事性强,学生很容易读懂,重点是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体悟,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及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练习讲讲这个故事,体现出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教学理念:“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学语文。”为了追求简约、高效的课堂,体现语文这种重要交际工具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在第一课时教学中,我主要以读书、写字为重点。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讲讲这个故事。2、认识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学会田字格中10个生字,理解词语意思。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尖哥和水社姐舍生忘死、除邪惩恶、为民造福的高贵品质。教学重、难点:1、抓住重点词句,读悟结合,体会人物精神。2、练习有条理地讲述这个故事。教学准备:课件、田字格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认识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学会田字格中10个生字,理解生词意思。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小故事。(板书:日月潭的传说)(教学二类池州市2014年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教学设计1字“潭”常说水潭,表示水深之处,故为三点水旁)(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预设:日月潭在哪?日月潭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传说”是什么意思?日月潭有一个怎样的传说?),只要你认真读读课文就会弄明白这些问题了。设计意图:朱熹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产生疑问的并解除疑问的过程。通过读题质疑,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带着疑问去找寻自己想知道的答案,这样的读书应该是最有效的。二、自读课文1、师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对照课文后面的生字表多读几遍,并记住它;读不通的句子要多读几遍。2、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设计意图:三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识字能力,通过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对照拼音多读几遍,这样识字比较有针对性。同时,学生通过自己识、记而学到新的字,也会有成就感,这样就能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三、检查读书情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读完,你知道日月潭在哪了吗?它是个什么样的地方?(看图简介)谁再来读读这两句话。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板书:恶龙吞吃日月。)3、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出示词语:聚集、降伏恶龙、拯救日月、一筹莫展、挺身而出(读准字音,讲“集”的演变:上面的“隹”意思是短尾巴鸟。看图,鸟停在树上。“集”字本义是群鸟栖止在树上。后引申为“聚集”“集合”。写的时候注意这个字是上下结构,上面“隹”字四横之间等距离,木字横要长,托住上面。)板书:大尖哥、水社姐。(写“社”字时,讲“社”本意是土地神,现在指某些集体组织。用“社”组词。)4、指名读第四自然段:指导读好句子。(板书:砍死、救出)5、指名读第五自然段。评价。6、齐读第六自然段。板书:年轻英雄(讲“雄”:本义是公鸟,后来表示强有力的以及强有力的人或国家。组词)7、默读课文,说说故事大意:两条恶龙吞吃了日月,天地间漆黑一团。年轻的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降伏了恶龙,拯救了日月,人们重又见到了光明。他们真是为民造福的年轻英雄。2设计意图:随文识字,边读边认,将生字分散识记,并结合字理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字的规律,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三、指导写字1、今天同学们表现得真棒,老师把课文中的生字挑出来了,你还能认出它们吗?指名读。2、观察一下,你觉得哪个字比较难写,或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指名说。师指导,范写,生书空。重点指导:漆、越、冒。(漆: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懂谦让,立正靠边站,右边要舒展,三点水有弧度,小小木字捺变点,人字撇捺要张开,似水非水变形水。)(左窄右宽的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