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民乐奇葩教学设计VIP免费

民乐奇葩教学设计_第1页
1/3
民乐奇葩教学设计_第2页
2/3
民乐奇葩教学设计_第3页
3/3
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民乐奇葩》教学设计课题名称:湖南文艺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民乐奇葩》课型:欣赏课;授课年级:八年级课时:第1课时教材分析:本单元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主要介绍了冬不拉、马头琴、巴乌、葫芦丝和芦笙等七种乐器,旨在让同学们通过听赏了解这些民族乐器的音色特点,同时了解这些民族乐器所对应的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文化背景和地域特征,培养同学们对民族文化和民族音乐的热爱。以下是本课重点给学生介绍的三种民间乐器:1、手鼓:维吾尔族的特色乐器。2.马头琴:是蒙古族的代表性乐器,是蒙古族最常见的的民间拉弦乐器,因琴杆上端雕刻有马头得名,马头琴所演奏的乐曲,具有深沉粗犷,激昂的特点,体现了蒙古民族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格。赏析作品:《万马奔腾》:歌颂内蒙古大草原的辽阔、美丽,表现蒙古族人民对大草原的无限热爱之情。3.葫芦丝:又称葫芦箫,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常用于吹奏山歌等民间曲调,最适于演奏旋律流畅的乐曲或舞曲,乐声柔美和谐。赏析作品:《月光下的凤尾竹》:是我国著名作曲家施光南的作品,这是一首非常优美动听的民族音乐。给人以心旷神怡的感觉。教学目标:1.通过音乐欣赏,让同学们初步了解少数民族的音乐与文化,培养学生理解、尊重少数民族的音乐与文化的情感。2.通过欣赏、讨论、观察、参与等教学手段与方法,让学生能较为准确的分辨乐器的音色特征。3.通过欣赏,让学生初步了解手鼓、葫芦丝和马头琴的音色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民族乐器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手鼓、马头琴、葫芦丝的音色特点。教学准备:音像资料、手鼓、马头琴、葫芦丝的图片资料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媒体播放歌曲《爱我中华》2、欣赏下列邮票,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并与同学交流。二、讲授新课:师:同学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音乐的发展历程中,少数民族也是功不可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国的少数民族,了解他们的音乐和他们特有的民族乐器。首先我们来欣赏乐曲《万马奔腾》(一)蒙古族——马头琴1.媒体播放乐曲《万马奔腾》,学生听赏2.学生交流感受,说说乐曲表现了什么3.教师介绍乐曲:旋律舒展,节奏自由,歌颂了内蒙古大草原辽阔美丽,表现了蒙古人们对大草原、对伟大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4.提问(1)乐曲的演奏乐器是什么?(出示马头琴图片,认识构造)(2)它的音色有什么特点?(深沉、浑厚)(3)它属于哪个民族?(蒙古族)5.了解相关文化:(1)学生介绍蒙古族的生活习俗(2)讨论:为什么蒙古族的特性乐器是马头琴?(3)师小结:因为马头琴音域宽阔,音色饱满、浑厚,具有极为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它既可表现万马奔腾的宏大场面,也可以表现蓝天白云、牛羊成群的辽阔草原的意境,因此而成为蒙古族的特性乐器。(二)傣族——葫芦丝导语:刚才同学们感受了北方民族的粗犷与豪放,下面让我们一起去领略我国南疆的异域风情!1.播傣族舞视频《月光下的凤尾竹》,学生欣赏2.提问:音乐表现的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傣族)3.学生介绍傣族风情4.问: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展示葫芦丝图片,了解构造)三、课堂延伸:欣赏民乐合奏曲《春节序曲》、《阿拉木汗》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民乐奇葩教学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