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县喜泉学区南滩学校四年级语文教案科目:语文课题:花之咏科任教师:主备人王艳萍学校审核课时第2课时主修人高兴琴上课时间月日教学目标1、自主学会本课9个生字,能够读准发音、记住字形,把字写美观、工整。能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3、学习本文的结构和语言,能用第一人称和拟人的手法写一篇关于花的想像作文。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对“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的理解。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朗读法,对比法,自学法,合作法,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聆听花儿的心声。小精二、品读课文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对喜欢的段落可多读几遍。2、同桌互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说喜欢的理由。3、选自己喜欢的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读后的感受。可以用语言交流,也可以画一幅画,唱一首歌,吟诵一首诗词。(1)谈到第4段时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感受,体会花儿的美好寓意。(2)第7段是文章的重点段,谈到第7段时教师可以相机向学生介绍作者的资料,使学生明白“追求光明”是花的崇高理想,也是作者的追求,让学生感悟课文借花喻人的特点。[学生性格不同,经历不同,对课文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只要孩子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读后的感受即可,教师适时点拨,其他学生可适当补充,但教师一定要求学生先有感情地朗读原文,再结合原文的词句谈自己的理解,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和思维习惯。]三、感情朗读1、配乐朗读课文。2、朗读比赛。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学生充分交流对每段的理解感悟之后,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诵读加深对文章的感悟。]个性修改四、小练笔1、根据前四自然段的结构特点,试着仿写一段。2、互相交流。五、总结全文学习了纪伯伦的《花之咏》,我们从花儿的自我歌唱中,不但感受到花儿的美丽,而且体会到作者的崇高理想与追求。布置作业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板书设计花之咏“追求光明”是花的崇高理想课后反思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