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教学设计单位:城关区东站小学教师:姚旭蓉时间:二00八年三月数学广角——集合思想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集合的思想。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教学过程一、设置悬念、提出问题动物园里举办“乐乐”运动会,参加长跑比赛的有8种动物,参加跳绳比赛的有9种动物。请问:参加这两种比赛的一共有多少种动物?总裁判长在统计人数时,发现参加这两项比赛的没有17人,你知道为什么吗?[教学策略:(1)提出问题前,可通过谈话,使学生尽快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2)提出“为什么?”,可让学生先猜,由此激发学生验证求知的愿望。]二、合作探究、体验过程1.出示参加长跑和跳绳比赛的动物统计表(1)数一数:一共有几种动物参加运动会?(2)说一说:你对这个统计表有什么看法和建议?2.利用这个统计表数很容易重复计算,能不能给它想个好办法,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哪些是重复的,数起来方便。(1)小组合作:摆一摆,看谁的办法好?(2)小组展示,互评互议、有机渗透。(3)课件演示,体会集合思想。(4)说一说这个图的意思?3.用计算的方法求出参加两项比赛的一共有多少种动物。4.谈收获、谈体会。教学策略:(1)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几种动物参加运动会,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分几次数,数的目的首先是让学生明白有重复参加的不能数两次;其次是让学生体验利用统计表数比较困难,从而认识到有重新设计的必要。(2)“摆一摆”是学生从统计表到体会集合思想过程中的一个非常必要的环节,教师在学生摆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各种不同的摆法加以引导,有机渗透集合思想与方法。(2)不要强求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计算参加比赛的动物总数,只要知道不重复计算即可。]三、组织活动、实践应用1.学校计划组织两个兴趣小组活动,想了解我们班各小组同学有多少人喜欢这两个兴趣小组?各小组先讨论,怎样让老师很方便就能看出哪些同学喜欢一项兴趣活动,哪些同学喜欢两项兴趣活动,哪些同学一项都不喜欢?(各小组讨论后进行统计)2.小组展示、汇报、评议。[教学策略:(1)教师要尊重学习小组的统计方式,通过学生互相评议,自我反思与吸收,不要强求学生用同一种方式统计。(2)教师参与小组合作,发现合作中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加以利用,促进课堂教学生成。(3)如果时间有限制,这一活动可带到课后完成。]四、猜想验证、拓展延伸1.三(1)班一个小组参加语文、数学课外小组各4人,猜猜看,这个小组参加语文、数学课外小组的总人数可能是多少人?为什么?2.出示学生名单,小组验证。3.这个小组参加语文、数学课外小组总人数最多可能有几人?最少可能有几人?[教学策略:(1)学生先猜,再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验证,感受总人数与重复参加人数的关系。(2)运用电脑演示,体会总人数可能的范围。]五、课堂总结请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数学广角—集合问题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师:一转眼我们三年级都要结束了,这学期我们学校举行了“书香家园”的读书活动,早自习时,老师作了一个小调查,以我们第四小组为代表看看我们三(1)班对于童话书和作文书的喜欢程度。出示统计表:第三小组阅读爱好调查表喜欢童话杨雯婷赵钰伟陈卓徐丹璐赵鑫洋唐振蒋科佳喜欢作文蒋海斌杨雯婷赵钰伟师(1)你能从统计表上读到哪些数学信息?(2)师设问:喜欢童话的有7人,喜欢作文的有3人,这一组一共有10人,对吗?为什么?学生讨论,各抒己见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尝试站圈。师:刚才大家的意见有了分歧,那么有什么好办法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啊?引出分类师:那我们就一起来分一分。老师这有两根绳子,一会我们来围2个圈子,喜欢童话的站红圈子里,喜欢作文的站黑圈子里。其他同学仔细观察他们站对了没有。2、活动探究,感受重叠(出示红绳和黑绳)(1)请喜欢童话的站在红绳围成的圈中,数一数人数,对吗?(2)请喜欢作文的同学站在黑绳围成的圈中。(3)师:同学们,他们站对了吗?喜欢童话(作文)的同学的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