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读后感——倾听自己的声音郑杰校长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首先吸引我的是他的代序。其中讲到:“不妨一读此书,这是一本无害的书”。一本好书有如良师益友,给人的帮助是巨大的,是人们的精神食粮。全书共四个部分:“教师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教师作为一名称职的员工,教师作为一名理性的教育者,教师作为一种自由职业者”四部分共一百条建议,融汇在一起,让我感受颇深。一、教师要继续学习。以前最常说的一句话是“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可按现在的局面来看,一桶水也已远远不够了,一个教师如果不继续学习,他将不能胜任教师这个工作,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近年来常有紧迫感,觉得自己很“虚”,看到、听到专家、导师的厚实知识积淀,觉得特别佩服,自己这种知识积淀太少了,“书到用时方恨少”。近一年来,在学习这一块有了一些进步,便觉得自己充实了许多,自信心也增强了不少,还是要不断学习呀!教育改革发展指出了继续学习的迫切性,学校的发展也体现了继续学习的迫切性,现代教育提出了“终身学习的”的观念,教师要求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自己首先要以身作则,所谓: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教师必须要养成继续学习的好习惯,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曾有人这样说“一个成功的教师,首先是一个善于不断自我更新观念的学习者,只有在及时地汲取当代最新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我将以此为引,将“继续学习”坚持下去。二、为自己而教。郑杰校长是这样阐述的:“许多先进人物说,他们是为了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而教,他们教书是为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合格劳动者,我们称这些人为圣人。但绝大部分的教师都是普通教师,普通教师哪里是圣人,如果说是圣人,那是有害的,至少是“造假”的。因此作为普通教师我们应该富有理性地思考,而且应该用心去思考——我为谁而从事教书这个行业?事实证明,原来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幸福,希望自己首先要能胜任工作,只有胜任工作才可以换来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同时也希望自己从事教育工作还能工作愉快,从教师那平凡而细小的工作中去把握生活的乐趣。如果恰好条件允许,何不让自己做得更好,做得更好就不再反映在你劳动力的价格上,而是你作为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上,这样你个人价值的实现便把你从一般谋生和简单的乐趣中提升到一个精神文化的境界里,到那时,你才可以全然不顾别人对你的评价。”我觉得郑杰校长道出了我们作为普通教师“为自己而教”的这种实实在在的价值体现。作为普通教师我们确实应该把握这种分寸,让我们从事教育工作,内心更加充盈,心中更加踏实,这也是我作为一名普通教师认同的教师观。三、教师要有宽容精神。宽容很不易,才成为一种美德。如果我们在教书时,只认了教科书和大纲,却容不得半点质疑;如果我们只守着自己习惯的教法,借助于习惯的手段和方式,拒绝一切新的想法和创意;如果我们听了某些宣传或说教,认为某种教育理论或政策就是惟一正确或惟一必须信守的,那么我们还是不宽容。当面对每一个有个体差异的孩子们时,如果我们只以个人的眼光去取舍,唯独偏爱那些乖孩子,排斥那些笨孩子、脏孩子、调皮的孩子、被父母遗弃的孩子,那么我们尚不具备宽容精神。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已迈入了一个多元化的世界,进入这个世界的资格就是具备宽容精神。宽容不易,才使宽容成为美德。宽容不仅在面对异己时有用,对自己的冲突着的人性而言,宽容意味着造福于自己。宽容会使我们挣脱身心的一切束缚,使我们每一天都很自由。一本好书会吸引你看过一次,再看一次,我将继续研读、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