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与水的变化一、单元教材分析自然界的物质一般都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存在状态,随着温度或外界压强的变化,物质可能从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本单元主要以水为例(水是学生最为熟悉的物质),引导学生探究温度和物质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水的各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集中研究水在融化、蒸发和凝结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认识,同时,通过对水的三态循环的观察和感知,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自然界“物质循环”的概念。二、单元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称为温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进行测量。2.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3.水在自然界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4.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循环运动。过程与方法1.观察温度计的构造,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空气等物体的温度。2.观察水在结冰和融化过程中温度及状态的变化。3.观察水在蒸发、凝结过程中温度及状态的变化。4.以“玻璃杯壁上的水珠”为探究内容,经历“观察现象一提出问题一做出假设(解释)一分析、检验假设一寻求新的证据一做出新的假设……”的过程,完成相对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5.对“水是否可以在气态和固态之间转化”进行验证。6.对水的各种状态之间是如何发生变化的进行分析整理和概括。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观测、记录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2.初步认识到观测数据(证据)对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3.初步认同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观念。4.初步建立物质不灭(循环)的认识。三、单元教学重点、难点及教法教学重点:1.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称为温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进行测量。2.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3.水在自然界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4.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循1环运动。教学难点:1.以“玻璃杯壁上的水珠”为探究内容,经历“观察现象一提出问题一做出假设(解释)一分析、检验假设一寻求新的证据一做出新的假设……”的过程,完成相对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2.对“水是否可以在气态和固态之间转化”进行验证。3.对水的各种状态之间是如何发生变化的进行分析整理和概括。教学方法:指导实验设计、讲解法、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四、单元教学内容温度和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水结冰了冰融化了水珠从哪了来水和水蒸气水的三态变化1、温度和温度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2、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注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过程与方法:1、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2、识读温度计(模型)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测量工具使用规定的意义,并愿意遵守这些规定。【教学重点】摄氏温度的读与写。【教学难点】识读零下温度。【教学准备】小组:体温计(1)、气温计(1)、水温计(刻度范围-20℃——110℃)(2)全班:自制温度计模型(刻度范围在-20℃——110℃)【教学过程】一、比较水的温度1、引入:同学们,在生活中用手触摸过冷水和热水吗?有什么感觉?22、出示冷热不同的两杯水,请学生用手触摸感知哪一杯温度高,哪一杯温度低,回答后指导:温度是感知物体的冷热程度的。板书:温度讲述:温度的单位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我们可以通过皮肤等触觉器官感知、比较物体的冷热情况。3、师:我们再来感知一下,每个小组的桌上有四杯水。大家一起安静的来完成下列活动:先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4、汇报。(预设:4号杯的水热,1号杯的水冷;3号杯的水比2号杯的水冷。)5、师:我们再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