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1"和"许多"永昌路幼儿园小班幼儿教学活动陆海鹰蒙氏研究中认为:儿童自两岁起就能凭直觉知道哪个多,哪个少。认识“1”和“许多”是幼儿认识数活动的开始,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好玩,好游戏,有意注意时间短的身心特点,我设计了认知活动,认识“1”和“许多”。如果只简单地告诉孩子“1”和“许多”的关系是比较抽象,枯燥的。但伴随着游戏活动,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既可以满足幼儿游戏好动的需要又能很好地完成数学教育目标。一说教材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选择“小兔拔萝卜”作为小班幼儿学习区别“1”和“许多”的教材,并帮助孩子初步理解“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在设计中“小兔子”也是孩子们熟悉的,活动设计简单,形象直观,满足幼儿具体思维形象的特点,让幼儿在游戏中建立初步的数概念。活动目标1.了解“1”和“许多”的关系,知道“许多”可以分成“一个一个”,“一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2.在游戏活动中,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知“1”和“许多”的区别。3.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活动重点认识“l”和“许多”作为整个活动的重点活动难点感知“1”和“许多”两个不同的量,知道“许多”可以分成“一个一个”,“一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活动准备教具准备:许多红萝卜,一个白萝卜,兔子玩具一个,黑板上布置一扇门,门里面有许多小图片,花生米一斤。二说教法1情景教学法:本次活动通过创设兔妈妈和小兔子这个情景,贯穿活动始终,让幼儿在有趣、直观、形象的情景中参与游戏。既符合小班幼儿好动的特点,又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体验并感知了“1”和“许多”,引起幼儿对数的好奇和探索兴趣。2观察比较法:小班幼儿是整个幼儿时期思维特点表现最为典型的时期,即思维的形象性最为突出。我通过实物的展示,进行“1”和“许多”的比较,为其提供具体而丰富的思维活动材料以保证幼儿具体形象性思维的充分发挥与实现。三说学法1感知体验法:《纲要》明确指出:“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活动中,幼儿通过听觉,视觉及动作感知,掌握“1”和“许多”的区别,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活动更加丰富有趣。2游戏法: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采用游戏的方法进行数学教学,可以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提高幼儿智力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幼儿从所做的游戏活动中获得数学经验,寓教于游戏之中。3操作法本次活动运用了两次操作活动,第一次通过幼儿帮小兔拔萝卜,第二次通过幼儿将萝卜送给小兔,引导幼儿了解“1”和“许多”的关系。操作法起到加强巩固作用,让幼儿通过进一步的动手操作中感知“l”和“许多”,加强理解“l”和“许多”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四说教学程序导入部分教师出示兔子玩具,说:“这是兔妈妈”,请幼儿观察有几只兔妈妈。稍后指着黑板上的“门”并打开,提问幼儿观察门里面有谁,他们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说出里面有一只小黑兔,许多小白兔,令幼儿对“1”和“许多”有初步的认识。1)玩游戏用听觉,视觉,及动作感知,掌握“1”和“许多”的区别。玩拍手游戏:教师指着一只小黑兔,幼儿就拍一下手;指着许多小白兔,幼儿就拍许多下手;游戏后问幼儿拍了几下手,让幼儿自由组合练习。改变游戏玩法,进一步感知“1”和“许多”,听铃声跺脚。我的铃声响一下,小朋友就跺一下脚;我的铃声响许多下,小朋友就跺好几下脚。看图判断“1”和“许多”。出示一个胡萝卜的图片幼儿蹲下,出示有许多胡萝卜的图片,幼儿起立。2基本部分2)分合操作教师创设情景:小兔子肚子饿了,兔妈妈要去拔萝卜,想请小朋友们帮忙。观察萝卜,寻找“1”和“许多”。教师指着菜园问这些萝卜都一样吗?拔萝卜,体会“许多个”可以分成“一个,一个……”幼儿帮小兔拔萝卜,每人拔一个,教师问幼儿“你拔了几个萝卜?”教师小结:“菜园里有许多个萝卜,每人拔一个,菜园里的萝卜一个都没了,许多萝卜分成了一个,一个一个……”送萝卜,体会“一个,一个……”合起来就是“许多个”。幼儿唱歌请黑板上的兔子开门,并且排队为小兔子送萝卜,告诉兔子:“我给你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