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视角下的禁毒社会工作的粗浅认知四川省公安厅禁毒缉毒总队陈飞2008年的海外电影市场出现过一部影响不大的科幻片——《鹰眼》。这是一部和时间赛跑的惊悚片,故事讲述一对陌生人因为一通他们俩都不认识的女人打来的电话被迫在一起。电话中的女人威胁他们和他们家人的生命安全,然后把他们逼到置身于愈来愈危险的状况,利用一般日常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当情况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他们甚至成为全国的头号通缉要犯。当他们最终发现这个女人可怕的真实身份后,早已在一种完全不知情的前提下,成为一起邪恶的暗杀行动的帮凶了。在整部电影的揭秘部分,观影者才发现整个暗杀行动的策划和组织者,以及所有环节的周密安排和部署全部来自电脑系统的指令。如果说电影中的展示仅仅是一种科幻,还不足以让我们震惊,那么现实当中的一些国家、一些组织已经将这些科幻付诸现实并借此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生存的事件,足以让我们目瞪口呆和坐如针毡。5年前,谷歌的一个研究团队在著名科学期刊《自然》上发布了一项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不需要任何医疗检验结果,该小组能够追踪到当时扩散在全美的流感趋势,而且追踪速度比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要快得多。谷歌的追踪只比流感爆发晚了一天,而CDC却花了一周甚至更多的时间来汇总一张流感传播趋势图。为什么有些地区的食用盐已不再加碘?为什么网购物品的时候总会一买一大堆?为什么会出现350ml的矿泉水?为什么很多常用软件逐步开始免费?数字化、智能医疗系统是如何做到对患病的准确预测?某国布设在遍布我国沿海周边海床深处的感应器(用于监听和收集各类船只信息以及洋流规律)给我们的海军和国防带来多大的威胁?从科幻到现实,一切的一切都在默默地提醒着我们:这是一个数据——“大数据”的时代。上至国家安全,下至民众的衣食住行,这场始于互联网进程改变的变革,不仅改变着国家安全的战略格局,也正在逐渐改变着人与人交往的社交格局,更推动着社会管理创新的进程。一场大数据引发的变革正在进行中!一从大数据看毒情形势准确掌握区域毒情形势的变化,对于禁毒社会工作以及专业缉毒工作意义重大。正确的形势趋势研判方法能够有效保证我们的工作方向正确,成效的取得也能得到充分保证。当前,研判区域毒情形势,我们有动态管控系统、案件系统等内部系统,按理说这些系统录入的数据应该是准确的,但是囿于多种因素,在实际利用上,我们可能得不到准确的结果,个别统计甚至存在较大误差;另外,这些数据都是基于特定对象予以采集的数据,由于统计数据辐射面以及数据量较小,在对形势的趋势研判上,这些系统并不能给出有较强说服力的结论。毒品问题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社会问题,所涉及的人群和因素繁多,在对其进行趋势研判上,我们必须注意数据的多样性和对象的不确定性,这样采集而来的数据才具有普遍性,也更符合形势趋势研判的需求。如何准确判断区域毒情形势?如何调整警力部署和工作重心?如何对区域之间的毒品市场关联性准确把控?很多问题,如果我们采用“大数据”的理念和方法,或许可以给我们新的启示。如图一(注:除特指外,所有数据来自“百度大数据中心”):【图一:冰毒相关数据统计】以“冰毒”为关键词,利用百度搜索我们可以获得上面两个统计图。这两张图对比显示了2011年1月1日至2014年7月29日,四川省以及全国范围内,关注“冰毒”的网民情况。如果要从统计图中找出四川的合成毒品形势趋势特点,我们能不能做到呢?这些基于海量互联网用户的行为数据能不能为我们指出工作的方向和重点呢?接下来,我们来试试分析这些数据。从图中可以看出,四川、全国关注“冰毒”的网民数日均分别为283人、4064人;2013年开始,四川关注“冰毒”的网民趋势幅度远远高于全国趋势;在2013年初,四川地区“冰毒”的趋势出现明显的急剧变化,冰毒关注程度异军突起,而对比2013年前后的四川禁毒社会工作和专业缉毒工作,特别是队伍建设的进展情况,我们完全可以对该地区的毒情形势产生一定程度上的担忧!同时,数据还表明这种担忧至今没有改变!这种担忧同样可以从下列几个对比图看出来。【图二:冰毒吸食方法的关注指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