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风格,谈教师的成长市十中听课反思(三)河南省濮阳县第二实验中学秦军强与新乡市十中的领导谈教师的成长问题,其中提到教师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这其实也是教师的专业成长问题。并且我也常在报刊上看到有专家谈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问题,张熊飞教授的诱思探究论中也倡导教师‘教有特色’,校领导也提到‘教师要不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这几种观点应该说是形同一辙,都希望教师在课堂内外形成一种异于其他教师的教学特点,教学思想,最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诚然,在升学质量的要求下,大部分老师教学生只是想学生考出好成绩,哪管学生爱不爱学,有没有兴趣,你是学生,家长送你来就是让你学习的,所以为了报答父母,老师教的知识你一定要学好。于是,许多学生是在被动地听课,机械地练习,甚至是死板地记忆。我们这样培养出了许多的解题高手,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我国选手可谓是争金夺银,但真正成为国际大家的中国籍公民却了了无几。有一位学者问一位老农:“你辛苦耕作是为了什么?”“为了供孩子读书”“供孩子读书为了什么”“为了考上大学,考上大学有了好工作,然后娶个好媳妇,要一个儿子,然后再供他的儿子读书------”这样的观念,辈复一辈。而对于孩子呢?更多的是为父母争口气。据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表示为了父母学习的学生约占到6成。再看我们的教师,上课面无表情,音调低沉者大而有之,只有传授知识而教书,缺少了常人的情感,仿佛只有严肃才能让学生信服。综合以上各个因素,现有有多少孩子是因为喜欢我们的课堂而学习的?又有多少老师是因为喜欢这个职业、因为热爱我们的孩子而教书的?所以,我们的课堂应如何才能够吸引住学生?我们的课堂靠什么去征服学生?下面以我自己的体验与大家交流这个问题。我在追求一种数学课堂:让学生感到我们的数学课堂是有意义的、生动的、有用的;让学生信心百倍地学习,通过我们的课堂又给其以信心。我在探索,在“枯燥的数学”中融入一点什么样的色彩,能让学生能学习到美的数学,有趣的数学,有用的数学。(一)教师首先要改变严肃的表情,学会微笑和幽默,要善于同他们交流内心的感受,善于用自己的激情去点燃学生的激情。(二)第二点做法,在课堂前一两分钟内,给学生讲一个简短的故事。从中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教育。(三)数学课堂毕竟不是语文课堂或班主任的课堂,不能只引导行为习惯。在学生学习习惯上引导一下,有一节课前交流,我是这样设计的:师:有一句话:“我们先是培养习惯,然后是习惯培养我们,同学们,你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培养什么习惯呢?”生(活跃了):有的说,课前预习的习惯。有的说,上课准备练习本的习惯。有的说,认真听课,做笔记的习惯。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习惯。思考总结知识、类型的习惯-------师:好习惯一旦养成,终生受益,希望同学们都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在培养习惯!无论各学科都或多或少的在培养学生的某方面的习惯,这些习惯养成了又逐渐培养人的品质。所以,尽管不是文科,课前选一则名言作为引导激励也未尝不可。(四)但后来又想到,怎样让“课前交流”这个环节,更好的为我的数学课堂服务。我应该找与数学有关的背景知识或与所讲课题有关的数学故事。于是我开始搜集相关知识。比如在讲《平方根》这一节,可加入根号的发展过程。在讲《实数》这一节,讲述‘无理数的由来’讲《勾股定理》时讲述‘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勾股定理的故事’等,这样,既让学生扩展了数学视野,又让同学们感到本节课知识的产生背景。原来,数学并非只是枯燥的数与式的计算,还有很多有趣的课外知识。这是我近段时间在课堂实践探索中思维的发展过程。我明显的感觉到,我的学生学习数学的状态改变了,变得有点爱学数学了。我在想,这是不是我所追求的教学风格呢?这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点感悟心得,希望在些与大家分享。也希望教师们平时多学习,多总结,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让你的课堂更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