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语文课题:《送东阳马生序》教材版本:统编人教版主讲教师:漳州三中王亚凤指导老师:漳州三中刘婷林梅漳州三中王亚凤西汉·匡衡凿壁偷光看图猜成语猜一猜东汉·孙敬,战国苏秦悬梁刺股春秋·孔子韦编三绝宋·杨时程门立雪漳州三中王亚凤赏一赏课本剧表演《宋濂求学记》•1、请找出课文1-2段能总结他求学经历的一句话。•2、结合文本,概括他求学中所遇到的困难。•3、他是如何解决这些的困难?古人借书之难晋代杜预告诫子辈藏书:“勿复以借人”。唐人“杜暹”在其所藏之书皆钤“清俸买来手自校,子孙读之知圣道,鬻及借人为不孝”之印。明代藏书家范钦为其天一阁藏书楼立一禁牌:“擅将书借出者,罚与不祭三年”。清·袁枚《黄生借书说》“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赏一赏课本剧表演《宋濂求学记》•1、请找出课文1-2段能总结他求学经历的一句话。•2、结合文本,概括他求学中所遇到的困难。•3、他是如何解决这些的困难?想一想:全文体现宋濂什么品质?♦计日以还、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色愈恭,礼愈至♦蕴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余幼时即嗜学——好学——不怕艰难——为人守信——谦虚谨慎,虚心求教,不骄不躁——粗食敝衣,乐在其中——关心后学,谆谆教诲宋濂取得的成就:•今虽髦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开国文臣之首”“明初三大文学家之一”“主编《元史》”赠序的目的: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劝学劝说方式对比《邹忌讽齐王纳谏》(臣子对君主)《出师表》(长辈对年轻君主)《唐雎不辱使命》(使臣对君王)《孙权劝学》(君王对臣子)《送东阳马生序》(长辈对同乡青年)孙权现身说法,以自己的读书经验来让吕蒙明白学习的重要性。邹忌以设喻的方式,以家事喻国事,拿齐王所处和自己进行类比,最后得出“王之蔽甚矣”,委婉含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表明心迹,打动君王唐雎以理相争,针锋相对,说到做到,用行动来表示宋濂现身说法,对比自己与马生情况文中提到的“马生”的学习条件和宋濂相比如何?对比内容昔日求学今日太学对比内容昔日求学今日太学食衣行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师问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缊袍敝衣无硕师、名人与游父母岁有裘葛之遗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有司业、博士为之师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宜有之书,皆集于此无从致书以覌无鲜肥滋味之享劝说方式对比《邹忌讽齐王纳谏》(臣子对君主)《出师表》(长辈对年轻君主)《唐雎不辱使命》(使臣对君王)《孙权劝学》(君王对臣子)《送东阳马生序》(长辈对同乡青年)宋濂现身说法,对比自己与马生情况孙权现身说法,以自己的读书经验来让吕蒙明白学习的重要性。邹忌以设喻的方式,以家事喻国事,拿齐王所处和自己进行类比,最后得出“王之蔽甚矣”,委婉含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表明心迹,打动君王唐雎以理相争,针锋相对,说到做到,用行动来表示•你的身边认识的人出现厌学怠学,你会如何来劝说他?讲一讲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诗集《长歌行》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明·《古今贤文》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东晋·陶渊明《杂诗》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先秦·荀子《劝学》读一读初三(1)班,中考加油!练一练课后作业•1.课外阅读•清·袁枚《黄生借书说》•2.请以《酬潜溪先生书》为题,给宋濂写一封信,你可以感激他的劝勉,也可以谈谈你从他身上收获到的珍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