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展示【案例信息】案例名称:人教版小学(水平一)二年级《持轻物掷远》【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课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和《体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结合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模仿的身心特点进行教学设计,通过层层递进的教学方式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在评价方式上,打破了传统的一把尺子评价,采用每人一把尺子的评价方式来体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力求让每个孩子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成功的体验,满足学生心理需求。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保持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二、教学内容《持轻物掷远》人教版教材水平一三、单元课次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贯穿整个单元教学。本单元的教学共有6课次,本课为第2课次。四、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主教材“持轻物掷远”是小学投掷类的重要内容之一,可分为正面投掷法和侧向投掷法,本课内容为正面投掷法。该内容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投掷能力,而且对学生上肢力量和腰腹力量的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同时对提高学生的协调、力量等身体素质也有促进作用,因此具有很高的锻炼价值。持轻物掷远要求肩上屈肘,挥臂自然、迅速,全身协调用力,将投掷物向前上方投出。本课力求以学生的兴趣为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体验乐趣,向远度挑战。辅助教材“最佳拍档”游戏主要是发展学生的协调性、灵活性和下肢柔韧性,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2.学生情况分析本课学生是异地学生,本年龄段学生活泼好动,想象丰富,求知欲强,但是学习往往是从兴趣出发,注意力不能稳定和持久,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干扰。因此,本课以游戏渗透教学内容,在练习中注重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通过一年级时学习过的正面上手掷准的练习,学生对正面肩上屈肘的动作方法有初步的了解,但没有形成快速挥臂的动作。本课力求通过辅助性练习来提高学生快速挥臂的能力,力争有90%以上学生初步掌握原地正面单手投掷方法。即使个别学生因自身素质等原因没有掌握正确投掷动作,也应让其通过本次教学加深对动作的理解。考虑到安全因素,避免学生抢毽子的现象,用走大步、数步数的方式捡键子,能让学生安全快捷的捡回自己的毽子。五、教学目标分析1.通过持轻物掷远练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原地正面单手投掷快速挥臂的动作方法,发展上肢及腰腹力量,提高投掷能力。2.通过游戏“最佳拍档”使学生感受合作的乐趣,发展学生下肢及髋关节灵活性。3.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敢于表现、乐于合作的意识。六、教学过程与研究(一)开始部分1.课堂常规(队长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检查着装,宣布课的内容及要求)。2.队列练习(原地转法)。设计意图: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常规习惯,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形态。增强集体意识,提高学生集体荣誉感。(二)准备部分1.自编韵律操。2.专项辅助练习(肩绕环、腹背运动)。设计意图:让学生展示学校已有资源自编韵律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表现欲望,并且培养学生韵律感,达到热身目的。专项活动练习使学生充分活动肩关节和腰腹部位,为本课主教材内容的学习作好准备。(三)基本部分1.学生掷纸飞机游戏。2.教师示范、讲解动作方法,学生观察图解,朗读动作方法。3.组织学生进行传毽子游戏。设计意图:通过掷纸飞机游戏,激发学生练习兴趣,巩固肩上屈肘的投掷动作。让学生一边观察图解一边朗读动作方法,使学生更加关注动作要点。传毽子游戏的目的是发放投掷物,活跃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师提示拿毽子的手型,教会学生持投掷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爱护器材的品质,并为后面投掷练习打下基础。4.教师置疑:挥臂速度的快与慢和投掷远度有什么关系?5.学生带着思考体会练习(练习中用“走大步、数步数”的方法捡毽子)。6.学生答疑,教师补充。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置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思考、体验的兴趣。学生在以往捡投掷物时只是单纯的把投掷物捡回,现在用“走大步、数步数”的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安全的把毽子捡回,避免二年级学生捡物品时跑、抢、挤的现象,而且,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