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中学三案设计年级:七年级学科:语文课题:《春》课型:新授备课时间:9月30日主备人:王佳佳审核人:薛春梅学习目标:(1)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细致描写和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2)领会准确、生动的语言。(3)体会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教学流程导航台知识链接自主探究环节1、诵读课文,感知内容。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2、梳理结构①文中哪些段落总写春天?写出了春天的什么特点?哪些段落分写春天?请用简洁的话语概括这些段落的内容。3、品词、赏句、析文①作者描绘的五幅画面你最喜欢哪一幅,请反复赏析品读说出喜欢的理由,并有感情地朗读。②课文最后三段的三个比喻分别写出了春天哪些特点?顺序能否互换?你能用别的比喻来赞美春天吗?1、朗读,读出感情注意——语调、语气、语速、重音。2、抓住关键词语、结合作者感情来叙述。3、对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中的优美语句从修辞角度进行赏析。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的拟人手法写出了花儿的繁多。1、朱自清(1898-1948),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欧游杂记》、《背影》,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散文代表作有:《绿》、《春》、《荷塘月色》、《背影》等。2、抓住关键词语训练概括能力。3、学会从修辞角度来欣赏语言、感悟情感。(也要告诉学生从炼字角度来品析,如“闹”字的妙用)合作交流环节品词、赏句、析文①作者描绘的五幅画面你最喜欢哪一幅,请反复赏析品读说出喜欢的理由,并有感情地朗读。②课文最后三段的三个比喻分别写出了春天哪些特点?顺序能否互换?你能用别的比喻来赞美春天吗?学生通过小组内交流、探讨来解疑。展示点拨环节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来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2、抓住关键词语、结合作者感情来叙述。3、能够从文中找出具体的语言进行赏析,叙述。如何准确形象描写景物?1、朗读,读出感情注意——语调、语气、语速、重音。2、结合具体的语句来赏析春天的美。“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的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写出了花儿的繁多。巩固达标环节1、你能用别的比喻来赞美春天吗?春天像美丽的新娘,绽放出幸福的笑容。春天像调皮的娃娃,拽一拽绿叶,吻一吻花蕊,又呼啦啦地跑过广阔的原野。我的收获:我明白了;我懂得了我学会了;我反思了我要(任选一两处)教学反思:对文中重点词句的理解比较到位。我选取的教学内容为五幅春景图中的两幅:春草图和春花图。其中有两个句子是教学重点内容。“小草偷偷地从草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从小草的情态、质地、颜色等方面分析的很透彻,使学生体会到了小草的生命力。对时间分配不够合理,担心教学内容完不成,有些前紧后松,许多还可以深入理解的内容不够透彻。课上对课文的朗读还不够充分,朗读课文的形式比较单一,在品读活动中,把整文交给学生去品词、品句、品段的处理过于粗略。还要采取单人读、小组读、男生读、女声读及自由朗。总之,这节课按照新的教学模式“先学后导当堂达标”来设计教学过程,基本上完成了教学任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