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尺的应用》悟学式教学设计[日期:2011-05-31]来源:作者:黎国红阅读:144次——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贵港市港北区西江中心小学黎国红教学内容:新教版六年级下册第50-51页。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比例尺。比例尺是学生学完“比”、“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后安排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有关地图、工程图纸的计算的基础。比例尺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学好它有现实意义。六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对于各种图形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所以,讲解有关比例尺的知识,学生有感性认识,同时也会饶有兴趣的。教学目标:1.认识比例尺,理解比例尺的意义。2.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能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教学难点:设未知数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时,长度单位的使用。教学方法:悟学式教学法。教学过程:一、知识资料链接(感动):感动是学习的动力脑筋急转弯:一只蚂蚁从上海爬到杭州只用了5秒钟,这是怎么回事呢?二、情境导入,感悟比例尺(感觉):感觉是学习的入门1.(课件播放学生进行篮球比赛的情境)请你们估计一下篮球场的长和宽。2.(课件播放师生测量篮球场的长和宽的画面)篮球长实际长26米,宽14米。3.你们能照样子把篮球场画在本子上吗?(教师巡视)学生甲:这么大的篮球场,能画在这么小的纸上吗?学生乙:只要把长和宽按一定的标准缩小即可。……【设计意图: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以上片断中,将创设情境的“触角”延伸到了篮球赛场地,精彩的场面让学生产生了急切想知道篮球场地大小的欲望,自然地进入到新知的探究中。此外,“照样子画篮球场”是学生在美术课早已学过的内容,但以此为本节课的开始,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了比例尺的作用。】4.展示学生的作品。(1)哪个篮球场图画得更像一些?为什么?(2)根据你自己画的图量一下长和宽,再计算一下长和宽分别缩小了多少倍?(3)通过计算,你们发现什么?(从计算结果看,长和宽缩小的倍数差距较大的,看上去画得不像;长和宽缩小的倍数接近的,看上去较像。)(4)想一想:怎样才能画得更像?(长和宽缩小的倍数要一样。)(5)课件展示篮球场准确的平面图(长5.2厘米,宽2.8厘米)。请你们帮老师算一算,长和宽分别缩小了多少倍。〔长缩小2600÷5.2=500倍,宽缩小1400÷2.8=500倍。〕(6)当长和宽缩小的倍数相同时,篮球场的平面图就十分逼真。由此可见,要真实地反映情况,画图时就必须要有统一的标准,这个统一的标准就是比例尺。【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画篮球场的过程中,真实地感受到比例尺的作用,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比例尺的兴趣,又理解了比例尺的意义。】三、结合实际,理解比例尺(感知)感知是学习的基础1.课件中的长方形是按缩小500倍来画的,我们就说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500。1.比例尺1:500,你们从中能获取哪些信息?学生甲: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500倍。学生乙: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400.学生丙: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500厘米。2.什么是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比例尺通常写成前项是1的,一幅图一般只有一个比例尺。3.学校修建运动场,在设计图上用25厘米长的线段表示操场的实际长度150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你们是怎么想的?如何计算?结果是多少?学生丁:题中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不同,要化成相同的单位以后再把比化简。学生戊:25厘米:150米=25厘米:15000厘米=1:6004.要比例尺是1:3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上海到北京的距离是3.5厘米,上海到北京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学生甲: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求得:3.5:X=1:30000000X=105000000105000000厘米=1050千米学生乙:还可以这样计算:3.5÷1/30000000=105000000厘米=1050(千米)学生丙:也可以这样计算:3.5×30000000=105000000厘米=1050(千米)教师小结:求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可以用比例解,也可用乘法或者除法计算,关键是从什么角度去理解。【设计意图:运用实例,让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