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蒙拉丽莎之约》课件VIP免费

《蒙拉丽莎之约》课件_第1页
1/14
《蒙拉丽莎之约》课件_第2页
2/14
《蒙拉丽莎之约》课件_第3页
3/14
字词正音探访交涉风采赴约淡雅捉摸衬托幻觉深远有朝一日大洋彼岸tànshècǎifùyǎzhuōchènhuànshēnzhāobǐ词语积累交涉:互相商量,解决彼此间相关的问题。耐人寻味:耐,禁得起;寻味,仔细体会。形容意味深长,值得细细体会。转瞬即逝:瞬,一眨眼,转眼;逝,消失。形容一眨眼就消失了。璀璨:形容玉石的光泽鲜艳夺目。初读课文,理解大意•课文先是描述了大家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队等候欣赏《蒙娜丽莎》的情景。•接着具体介绍《蒙娜丽莎》画像。•最后说《蒙娜丽莎》给人带来了心灵的震撼,给人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自由观赏,说说留给你的初步印象是什么?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这幅名画?朗读5-7自然段,感受名画的魅力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蒙娜丽莎》这幅名画的呢?明确作者介绍的顺序。1、画像整体概貌(尺寸、颜色)2、面部表情3、神秘的微笑4、优雅的身姿、交叠的双手5、空旷深远的背景先整体后局部感受画的整体(第五自然段)1、认真读相关内容,找出体现奇异感觉的句子。2、全班齐读,整体感受面部的似真亦幻,魅力所在。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当我们凝视达·芬奇的传世名画《蒙娜丽莎》时,常常被那带有三分柔情、七分迷离的微笑所迷惑。她的微笑时隐时现,难以捉摸,引发了人们无尽的猜测。拓展资料:500年来,人们对《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不同的观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时觉得她笑得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严肃,有时像是略含哀伤,有时甚至显得讥嘲和揶揄。在一幅画中,光线的变化不能像在雕塑中产生那样大的差别。但在蒙娜丽莎的脸上,微暗的阴影时隐时现,为她的双眼与嘴角披上了一层面纱。而人的笑容主要表现在眼角和嘴角上,达·芬奇却偏把这些部位画得若隐若现,没有明确的界限,因此才会有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法国巴黎卢浮宫公布蒙娜丽莎的微笑包含了83%的高兴、9%的厌恶、6%的恐惧和2%的愤怒。这一结果是由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所大学应用“情感识别软件”分析出来的。从而体会到达·芬奇技艺精湛以及作者想象丰富我们从作者对蒙娜丽莎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了她的魅力,你还从哪里看出蒙娜丽莎的魅力?朗读1-4自然段,细心体会文章通过人们的等待的情景来衬托《蒙娜丽莎》的巨大魅力。她已经成了我灵魂的一部分。“我”亲睹了《蒙娜丽莎》,感受到了她的魅力。她的生动,她的温柔,她的美丽,她的神秘,在“我”的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她已经成了我灵魂的一部分。这句话写出了蒙娜丽莎给人带来的心灵的震撼以及深刻的印象。达·芬奇达·芬奇(1452—1519)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画家,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师、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大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工程师和发明家。他在几乎每个领域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后代的学者称他是“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是“第一流的学者”,是一位“旷世奇才”。《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这两件誉满全球的作品,使达·芬奇的名字永垂青史。课文下面还有一幅图,也是达·芬奇的作品,叫《最后的晚餐》,它是世界最著名的宗教画。关于这幅画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呢,请同学们课后去查找有关的资料。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蒙拉丽莎之约》课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