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张岱学习目标:反复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学习白描手法,欣赏雪后奇景体味游湖雅趣,感受作者之“痴”张岱:字宗子,明末清初文学家。出身仕宦世家,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清兵南下灭亡了明朝,他入山隐居、著书,作品中时时流露出明亡之后怀旧的伤感情绪。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读准下列加下划线字的音:崇祯是日更定毳衣炉火雾凇沆砀铺毡对坐焉得更有此人余强饮三大白喃喃(chóngzhēn)(gēng)(cuì)(sōng)(hàng)(dàng)(zhān)(gèng)(qiǎng)(nánnán)注意下列词语的翻译是日:惟:更定:挐一小船:拥毳衣炉火:雾凇沆砀:焉得更有此人:代词,这。只,只有。完了,结束。通“桡”,撑,划。穿着,带着。白气弥漫的样子。焉得:哪能。更:还。是日更定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更余挐一小船上下一白一客此数词,译为“一(叶)”古时夜间计时单位客居(名词作动词)是日更定是金陵人这判断动词是副词,全还知识存储卡1、一字多义2、词类活用一童子烧酒炉正沸数词,译为“一个”3、通假字:通“桡”,撑船。1、余桡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翻译重点句子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3、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湖上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4、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张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用文中一个字概括。痴行痴景痴情为痴行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行为的痴?绘痴景(奇景)文章对于雪景的描写有何特点?湖山夜雪图其总的印象是()特写景物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堤亭舟人,痕点芥粒全景苍茫特写渺小孤独落寞之感白描感痴情你怎样看待张岱的“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雪芹《红楼梦》痴迷于山水之乐和高雅之趣,它源于故国之思,表现为孤高自赏。1、可以把“与云与山与水”的“与”字去掉吗?不可以。原文语气连贯,具有音韵之美。生动地写出了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的浑然难辨的壮观景象。质疑:2、本文是一篇游记,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请分别指出。记叙、描写、抒情融为一炉。拓展延伸将本文与柳宗元的《江雪》作比较,两者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情感上有何异同?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描写手法表达感情《湖心亭看雪》《江雪》比较阅读白描清高自赏淡淡愁绪烘托怀才不遇的孤独感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用简练朴实的文字,勾勒事物形象的方法。白描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身临其境。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者只是利用白描手法对景物进行了排列,就勾勒出一幅”天涯游子图”成就一首千古绝唱。例如:小结:对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著名散文家梁衡先生曾作出这样评价:“有一种画轴,且细且长,静静垂于厅堂之侧。她不与那些巨幅大作比气势、争地位,却以自己特有的淡雅、高洁,惹人喜爱。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就垂着这样两轴精品,这就是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相信西湖夜雪之美和张岱之痴将在我们记忆的宝库中留下一抹淡淡的清香,令人久久回味!湖心亭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