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旧事》教学设计旱平川中心小学刘玉霞一、设计理念和意图:以“发展与创新”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自主、合作、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来进行学习。本节课的设计以景物描写为线索,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探索语文知识的环境。培养学生景物描写的能力,并在其中穿插对于人物性格特点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及文学鉴赏力,使语言素养也有所提高。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取得课堂教学的高效。基于上述理念,设计本课。二、教材内容及分析:《荷塘旧事》是北师大教材六年级上册“往事”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是一篇回忆性的写景叙事散文。本文作者回忆了童年时在外祖母家过暑假,在荷塘边度过的一段美好生活。文章中,作者多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恰当地使用了描绘颜色的词语,渲染了荷塘的美丽景色。同时,还叙述了发生在荷塘里让作者深深铭记在心的往事,塑造了一群淳朴可爱的农村孩子的形象。通过美景旧事,使作者认识到了大自然和谐的美和人类纯朴的爱。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之情,抒发了作者赞美自然,赞美人类纯朴的爱的思想感情。三、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体会作者笔下的荷塘美景和人类淳朴的爱。3、学习景物描写方法及致用。四、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作者描写荷塘的方法,做到学以致用。2、反复探究,体会小伙伴们善良、淳朴、勇敢、机智的品格。五、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和教材的情况,主要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思,在交流探讨、小组的合作和师生的共同学习中培养综合能力。六、教学准备:荷塘景色图片、乐曲《夜的钢琴曲》、《远方的寂静》。七、教学时间:第二课时八、教学过程:一):创设激趣,设疑立标1、教师范读课文。课前词语检测.2、师:上节课,我们从作者童年的回忆里,见到了让他至今记忆犹新的荷塘(板书)。在那里,我们看到了那开满荷花的荷塘,碧绿的叶,粉红的花瓣,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娇嫩而洁净,像披着青纱的少女。(课件出示)3、荷塘在哪里?是什么样的?作者为什么要写荷塘旧事?4、作者回忆了哪几件事?这几件事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二)、凭借情境,自主探究(一)、学习荷塘美景1、下面让我们先跟随作者一起去荷塘,感受大自然和谐的美。课文的哪些段落写了荷塘和谐的美?(1)用心读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你从哪里感受到荷塘的和谐之美的?圈一圈画一画。(2)你从哪里感受到荷塘和谐之美的?请结合一个词语或一个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重点是围绕哪一句写的?在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我怀念那荷塘,在那里我认识了大自然和谐的美和人类淳朴的爱。这句话是文中的中心句,在文中起到了总结全文,升华主题的作用。)师:是呀,每当作者举头望明月,便想起那浮光跃金的野荷塘,作者心中默默地说----当作者看到自己的孩子与小伙伴玩耍、嬉戏时,作者情不自禁地说——当作者迈着轻盈的步伐走向充满活力、芬芳的每一天他内心感慨万千,他想大声的说——2、交流第3自然段:1)月朗风清—理解词语。你还从哪个词体会到美?2)浮光跃金、繁星闪烁—结合意思谈理解及感受到的美。小结:这两个词让月下荷塘动了起来。指名读3)比喻句:整个月牙泡恰似一弯晶莹的新月嵌在田野上。①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句子?把什么比方成什么?师:是啊,月牙泡像一弯晶莹的新月,像一块透明的巨大宝石,呈现在作者的眼前②“塘四周的树木在微光下形成一围黑绿。”这句话可以去掉吗?对,正是因为有了这一围黑绿,才映衬出荷塘的晶莹。这正如珍珠放在绒布上才会更加玲珑剔透一样。(出示图片)小结:夜晚的荷塘安静、安详,是一种多么和谐的美啊。咱们一起来读读这和谐的美。3、刚才我们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了月下荷塘的美,能运用这种方法来谈谈白天荷塘的美吗?(板书:白天)出示第四自然段,学生交流白天荷塘的美。1)学生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如“泛着、漾着”。师:再找找,这段中还有像这样表示动作的词语吗?(铺、点缀、颤动、舞蹈)2)学生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颜色:绿—粉红。出示荷花图片,红花还须绿叶配,荷塘的颜色很和谐。这句中共出现了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