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白板在物理课堂中的应用永和一中楚淑霞人类在21世纪的各个领域都面临着数字技术的挑战,多媒体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日趋广泛的应用,都对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新的问题在现代化教学中不断凸现,新的教学设备、教学手段也应运而生。交互式电子白板也在此时开始崭露头角,它是一种国际上新近崛起的用于教学、会议、培训演示的高端数字化设备。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出现,是对沿袭已久的黑板+粉笔+板擦“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的一场革命性突破,顺应了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下面以我亲身体会的一节课来总结一下电子白板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与作用。课题是初三物理电学中《电压》一节课。本节课通过学生实验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电压的概念,学会用电压表测电压,得出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提高对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认识,达到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提高研究能力的目的。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电压概念的形成;二、电压表的使用;三、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由水压形成水流的一个演示实验类比引出电流形成的原因,从而引入电压的概念;然后介绍电压表的使用;在学生学会用电压表测电压以后,分组用电压表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本节课力图尝试建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以讲授灌输为主线的教学套路,构建以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创新为主线的教学模式“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性学习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搜集、分析有关信息和资料,主动建构良好的认识结构。这节课上下来,总体感觉这堂课既要突出二期课改新的理念,要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所以给学生设计的活动量和当时的思维量都很大,内容非常多,而教师在整堂课当中是个组织者,活动的参与者和引导者,指导了整节课的教学完成,就需要很高的课堂效率,如果按照以前的老的教学模式和旧的课堂教学手段,如此大容量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效果的要求就很难达到,以往老师们上这节课同时介绍电压的概念及电压表的使用,结合串并联电压关系的实验得出结论至少需要两整节课的时间,但是运用了电子白板后,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实际上使这节课变成了一节比较综合性的课,因为电压概念的引入、电压表的使用属于操作技能上的,后面又做了一个串联和并联电路当中电压关系的实验探究,这是规律的问题,有概念、有技能、有规律,这么多内容可以在一节课内完成,而且是学生亲自探究实验,不紧张不强求的完成的,只有运用了电子白板才能得以完成。这节课从电子白板上来讲是一个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物理课堂整合得比较好的一堂课,改变了以往课堂的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也提高了老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如果说要概括电子白板在物理课堂中的应用可以从整合上用六个字、三句话概括就是:第一、“协调”;第二、“互补”;第三、“效率”。三句话是:第一、“技术与学术的协调”;第二、“模拟连接与物理实验的互补”。第三、效率体现两方面,一是在“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从效率来说,还有“容量和质量”的问题。从电子白板使用的方面来讲实际上这节课可以分成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前面在电压概念和电压表的使用阶段,这里体会它的好处是PPT加上黑板,因为出现的概念,“什么叫电压”,后来“电压的单位”,就像PPT,但是PPT不能在上面写,有些老师就要在旁边黑板上写,老师来回变换位置,大大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要吃力的讲黑板上老师所书写的内容跟ppt上出现的内容相联系,要求反应的速度很快,学生听课很吃力。那么现在可以在白板上写,随时可以移动文字、图画、字母,比较灵活,可以根据课堂的随时生成,跟预设有不同就可以有不同的移动。本来是这边是PPT,这里是黑板,现在两者容于一体,在一块位置,减轻了老师的运动量,也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大大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这是第一个层次。右图就是电子白板软件的工具栏,里面可以选择各种工具进行多种操作。非常方便快捷形象突出。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有聚光灯、拉幕、照相机、摄像机、放大镜、荧光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