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市学校中的农民工子女借读生得到更多的关爱唐克仁(兰州市第十中学甘肃兰州730046)摘要: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人就城市学校中农民工子女学生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关键词:农民工子女上学现状关爱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回顾过去连续20年的班主任工作,感触颇多:教师是一种光荣的职业,但也是非常辛苦的职业,尤其是班主任,不仅担负着教学工作,更担负着教育和管理全班学生的重任。班主任是学生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也是学校教育工作、尤其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可以说,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整体建设和学生本人的长远发展。以下就城市学校中农民工子女借读生的现状谈一些自己的思考,有不妥之处肯请诸位同仁批评指正。农民工子女的上学问题是目前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虽然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农民工子女在各个学校的命运大体相同,由于他们大部分是以借读的形式出现,出于升学指标的压力,有相当一部分老师包括班主任老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关照不到这部分学生,甚至有意识地放松或放弃这部分学生(原因是这部分学生成绩的好坏与升学率以及目标责任没有直接关系)。因此,几乎所有的农民工子女学生不同程度地遭到冷遇,在他们的思想上存在着极大的障碍,心理上存在明显的自卑心理。久而久之的积累,他们的心理防线极容易被冲垮,他们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自暴自弃的逆反心理,这样的后果不但影响他们的学业而且可能负面地影响他们的一生。造成目前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来自上述学校和老师的因素外,还有来自周围其他学生的因素,有些城市户口的学生对农民工子女借读生的有意疏远和瞧不起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农民工子女借读生自己本身的自卑心理障碍。所有这些不利因素汇聚在一起就对这部分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这些压力冲击着这些心理脆弱的学生。教师是塑造心灵的工程师,作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应该把目光更多地投向这部分学生,采取积极措施平等的对待这部分学生,给他们更多的关爱,提供和创造更多的条件,营造团结友好的氛围,激发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是作为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促进和改变这部分学生命运的重要因素。重视这一问题,就会挽救许多失落的心灵,就会造就更多的青少年成为栋梁之材。我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的做法是:首先,在接收这部分学生时,以友好的口气和态度分析说明他们借读的动机和目的。让他们从老师推心置腹的交流中进一步认识到家长的良苦用心是为了给他们创造一个较为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自己应该以百倍的努力来报答父母亲的爱心。班主任老师的这种发自内心的关心和帮助,使这部分学生从一开始就会树立起信心,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知道家长和老师都是为他们着想。这种朋友式的交流、沟通和鼓励会使这部分学生消除心理上的戒备情绪,从而更加坚定其努力学习的信念。其次,在班级的各项活动中(包括文体活动和学科竞赛等各项活动),让借读生与其他学生一样享受同等的待遇,甚至有时要有意识的给这部分学生创造一些机会,让他们在其他学生和老师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使他们在老师的点点滴滴的鼓励和表扬中时时处处体会到老师和班集体的温暖,认识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第三,利用一切机会及时地鼓励和表扬他们,让他们在老师的关爱、在同学的帮助和班集体团结向上的氛围中坚定其奋发向上的信念和得到不断地进步。热爱学生是形成教育事业和教育艺术的基础。作为老师首先应该把教育当作一种事业,而不是事情。事业和事情,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两者在时间、空间和性质上,都绝不相同。任何事情都是可以做的,就看你怎样去做。一件事情如果你只把它当作一件事情,它就只是一件事情,做完就脱手。如果把它当作一项事业,你就会设计它的未来,把每天的每一步当作一个连续的过程。你把教育当作事业去做,你就会付出自己的全部精力和心血,而且会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你就会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就会热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对爱抚情感的渴求是每一个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需要。班级管理要以厚爱为出发点。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