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鉴定申请(审批)表课题承担单位(单位盖章)蒙城县漆园镇中心小学一、课题基本情况及申请内容课题名称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经典诵读的策略研究主持人马建课题编号2011BZJKT089申请鉴定形式专家评议聂文侠联系电话13856761764申请鉴定时间二、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成果(800字以内)(一)、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1)、探索指导学生品味和积累祖国语言文字,解读民族文化精髓的策略研究。(2)、以古诗文经典诵读拓宽学生视野,增大学生的阅读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把学习传统经典和语文课堂教学相融合。1、形成一套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有效策略(二)、研究成果(1)摸索出一些较为实用的经典诵读教学方法。①化整为零法。即是把经典诵读教学分散到平时的教学中。一般采用的方式是在每节语文课的前两分钟让学生跟老师诵读某篇经典一两遍,然后开始上语文课。②集中教学法。对于一些比较难懂而又难记忆的经典诵读内容,采用集中地学习,进行比较深入的学习探究。(2)摸索出经典诗文课堂诵读教学模式①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解诗题,知诗人——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品诗味——感情诵,迁移用”。②传统节日与诵读经典结合模式课本内容安排的古诗文有限,我们根据不同的季节、重大节日,设计丰富多彩的经典诗文活动实践课。如春天,我们以“春天进行曲”的活动形式引导学生收集、背诵关于描写春天的古诗;抓住节日背诵节日诗,每到母亲节、父亲节,我们就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故事联赛诗等。(3)总结出一些经典诵读的教学技巧。第一,有声诵读法。每天指定一些内容,在科代表的带领下,有声诵读,直到熟读成诵,然后听其言观其行。第二,尝试回忆法。如识记春天的诗文中,回忆写春之景有哪些句子?在冬天的记忆中有哪些是描写冬景的句子等,通过回忆加深学生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有效提示法。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记忆力也是以形象记忆为主要形式。指导老师如果常在学生背诵经典名句遇困时给予适当的提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以致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第四,切磋共进法。以两人为一组进行诵读,互相学习,切磋共进。如此一来,背错的地方易于发现,又因为同学的提醒,对背错地方的印象也会异常深刻,因而不易犯同样的错误。这种方法,使背诵的准确率得到显著提高。第五,交际运用法。运用是最积极的记忆,但运用往往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因此,此法更适合高年级学生使用。在班会课上,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让他们通过交际比赛运用经典语言,让经典与现实生活融为一体,提高经典的活力。2、编写了一套经典诵读系列校本教材——《走进经典》实验教师把格言警句、《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论语》中的精彩片段穿插到实验年级,最终编辑成册,形成我校经典诵读系列校本教材——《走进经典》。《走进经典》校本教材分低中高三个学段,内容上不同学段各有侧重点:低年级读本,诵读内容包括《三字经》、《古诗》、《童谣》和《绘本》等;中年级读本以《经典古诗》、《精美宋词》、《名言警句》和《历史故事》为主;高年级读本则以《诗经》、《楚辞》、《唐诗》和《宋词》为主。这样既遵循了学生的发展规律,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自己阅读理解,又使得学生在自己诵读和老师帮助下逐步养成积极的审美情趣、丰富的想象力和较高的欣赏能力。3、汇编了一套实验教师札记、论文集——《笔随心吟》课题组成员边研究边总结、反思,撰写研究心得、经验、随笔、札记、论文,资料员对资料进行整理汇编,形成了一套近10万字的札记、反思、论文集——《笔随心吟》。4、汇集了一本活动剪影集——《共诵中华经典,聆听诗文书韵》课题研究时期,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陶冶了情操,提升了学生素质,留下了学生在各类活动的瞬间。课题组成员通过对活动图片的收集与整理,汇集了一本活动剪影集——《共诵中华经典,聆听诗文书韵》。5、吟经诵典,师生素养得以提升。三年的“吟经诵典”活动,“悠悠古韵浓浓诗情”的特色班级已小荷崭露尖角。古诗文中蕴含着大量的人文内涵,通过开展“小学生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