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襄阳市樊城区小樊中心小学宋锐走进新课1同学们知道校园里最高的树是那一棵吗?我很想知道这棵树的高度大概是有多少米,你会想到用什么办法来测量呢?其实我们有一种既科学又方便的测量方法,学了这节课后,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量出这棵树的高度。今天我们一起去研究《用比例解决问题》。(板书课题:《用比例解决问题》)新课导入课堂小结走进新课我能解决课后拓展学习目标1、我能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2、我能掌握用正、反比例的知识解答含有正、反比例关系问题的步骤和方法。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提高我对解决问题中数量关系的分析能力,进一步培养我应用已学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走进新课我能解决课堂小结课后拓展一、什么是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二、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正比例2、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反比例3、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正比例4、单产量一定,总产量和公倾数正比例知识连接走进新课我能解决课堂小结课后拓展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元?我们家上个月用了8吨水,水费是12.8元。张大妈我们家用了10吨水。李奶奶三究学习走进新课我能解决课堂小结课后拓展我们家上个月用了8吨水,张大妈水费是12.8元。李奶奶我们家用了10吨水。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元?2、题目中那个量是一定的?每吨水的价钱1、要求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元?必须先求出什么?每吨水的价钱3、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什么比例关系呢?说明理由因为每吨水的价钱一定,也就是张大妈家的水费和用水吨数的比值与李奶奶家的水费和用水吨数的比值是相等的,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关系。独立思考交流展示走进新课我能解决课堂小结课后拓展我们家上个月用了8吨水,张大妈水费是12.8元。李奶奶我们家用了10吨水。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元?4、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设谁为呢?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元x12.8810x=8x=12.8×10x=12.8×108x=16x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16元.怎样检验答案是否正确呢?走进新课我能解决课堂小结课后拓展试一试、你能行:我们家上个月用了8吨水,水费是12.8元.王大爷上个月的水费是19.2元。王大爷上个月用了多少吨水?解:设王大爷家上个月用水y吨12.88=19.2y12.8y=19.2×819.2×812.8y=y=12答:王大爷上个月用了12吨水.张大妈走进新课我能解决课堂小结课后拓展1、题中有那两种相关联的量?2、在这两种量中什么是一定的?3、成什么比例关系?为什么?4、你能根据等量关系关系,用解比例的方法解答吗?每包的本数包数乘积是一定的成反比例关系,因为这批书的总量是一定的,也就是说每包的本数和包数的乘积是相等的。独立思考交流展示走进新课我能解决课堂小结课后拓展解:设每包X本.15X=20×1820×1815X=X=24答:每包24本试一试、你能行:如果要捆15包,每包多少本?走进新课我能解决课堂小结课后拓展用比例解决问题,说清解题思路。1、小兰的身高1.5m,她的影子长2.4m。如果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到一棵树的影子长4m,这棵树有多高?2、同学们做广播操,每行站20人,正好站18行,如果每行站24人,可以站多少行?我能解决2走进新课我能解决课堂小结课后拓展课堂小结3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步骤有那些呢?一、分析题意,找到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他们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二、依据正比例或反比例意义列出方程。三、解方程(求解后检验),写答。走进新课我能解决课堂小结课后拓展我会总结学校里最高的大树有多高呢?让我们在课余时间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吧?4课后拓展走进新课我能解决课堂小结课后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