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研究课题名称: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研究设计者单位:津河中学设计日期:2012年10月所属年级:高一级指导教师:程小丰、童林、熊楚文课题组成员:一、研究性学习开展的背景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高中新课程补充了大量的政治制度史的内容,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政治制度,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使学生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形成过程,了解古代中国政治结构,以及政治制度设计和变迁基本原理,也有利于对其他政治制度的理解。课题的意义与价值(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政治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集中体现。通过本课题研究,从横的方面来讲,可与西方古代政治制度相比,使学生认识到中西选择不同的政治制度是由当时具体的国情决定的;从纵的方面来讲,明清以来,专制主义制度调节能力越来越差,这就构成了近代民主革命的背景。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使学生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形成过程,了解古代中国政治结构,以及政治制度设计和变迁基本原理,也有利于学生对其他政治制度的理解。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按照新课程标准的三纬目标阐述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了解分封制、宗法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演变和特点;2、分析分封制、宗法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古代社会产生的复杂影响。过程与方法:1、学会采用多种方式途径(上网下载、上图书馆查阅等)收集资料,能对各种资源进行筛选、整理、分析。并学会辨别一手材料和二手材料,分析不同种类史料的价值。2、经历小组合作学习,初步学会如何灵活运用历史的、发展的、联系的和全面的评价方法。初步学会如何与人交际、与人协作。3、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过程,初步学会探究学习的方法,能写出研究报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到政治制度的设计离不开特定时代提供的土壤;时过境迁,政治制度要进行相应的损益。2、通过研究活动,群策群力,增强相互关心、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3、对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及相应的政治文明,既不盲目自大,又不自怨自艾。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智力因素方面:知识基础、认知能力、认知结构变量。非智力因素:动机水平、归因类型、焦虑水平、学习风格。1、开展研究性学习,形式比较新颖,学生对其有一定的兴趣,能够保持一种好奇的心态进行学习研究;2、高一学生有一定的小组合作意识,有助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3、学习者已具备了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充分利用网络环境的优势进行学习研究;4、研究性学习的设计必须要关注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注意特征。一方面,网络上丰富的学习资源、各专门为教学服务的教学网站、经过精心设计和开发的各种网络教学课件,要尽可能图文音并茂并且内容形象、生动,使之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习研究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要注意避免一些无关的、新颖的刺激干扰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鲜艳画面和生动的故事情节上,忽视了学习研究的目的和学习研究的任务,因此,在开展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研究时要注意对学习者进行必要、及时的引导。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学生可能的选题内容是什么: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通过以下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1、研究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生、发展及其膨胀的过程;2、探讨其对古代中国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包括对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成为左右中国历史进程的重要因素。学生可能的选题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