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走进作者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年6月6日(俄历5月26日)出生于沙俄莫斯科,1837年2月10日(俄历1月29日)逝世于圣彼得堡,俄国著名、诗人、作家,及现代俄国文学的创始人。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普希金被称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纪念册上的。那时俄国革命正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却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背景介绍整体感知•1.这首诗是用什么口吻写给那些受生活欺骗的人的?•亲切自然,娓娓道来的劝说语气。•2.诗歌的两部分各写了怎样的内容?•第一部分写如果身处逆境,不必悲伤,要耐心等待,快乐的日子一定到来;•第二部分写要永远向往美好的未来,现在虽身处逆境,当时过境迁,往事都将成为亲切的回忆。3.题目“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什么意思?•是指在生活中遭遇到了艰难困苦等不幸、身处逆境。诗人写这首诗时正遭流放,正处在不幸的逆境之中。这是他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专制扼杀正义,沙皇镇压革命,所以说,人生经历着苦难,生活遭遇着不幸。这是生活对热爱她的人的一种“欺骗”。25/1/44.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变成亲切的怀恋”这句诗的含义?•首先强调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反对悲观消极的人生态度。其次,作者要表达的看法是,人生的经历与体验应该是丰富多样的,每一种经历与体验都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尤其是在逆境中。25/1/45.你能用一句话把此诗的哲理表达出来吗?•面临挫折要正确、乐观地对待它,要镇静,要坚信未来是光明、美好的。25/1/46.诗人在诗中阐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的时候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我们一定要永葆积极乐观的心态;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7.普希金在诗里写道:“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你在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的体会呢?你喜欢这句话吗?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一谈。•这一著名诗句获得普遍的认同、接受,主要有以下三点:•①一切都会过去,这是客观规律,包括不幸、失败、挫折、忧郁、痛苦,当不幸也如一切一样过去之后,即人从现实的痛苦困境中解脱出来之后,当年的不幸反而会成为你值得回味、回忆的人生阅历。•②这一诗句包含了这首诗表现的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通达辩证的人生哲理,尤其是亲切温暖的情感,所以读起来感觉很好。•③这一诗句包含了这首诗表现的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通达辩证的人生哲理,尤其是亲切温暖的情感,所以读起来感觉很好。8.有的版本把这一诗句译为“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你认为哪一句译文更好?原诗句更好。•其一,“可爱”的回味意味不如“怀恋”醒豁,而正如上述第1点所言,本诗的内在关系落脚在回味。25/1/4•其二,“可爱”的意蕴、情趣不如“亲切的怀恋”丰富、多味。“亲切的怀恋”显然更能包容伤感之味,同时又能兼容“可爱”之意。从诗歌语言的特点看,“亲切的怀恋”更具韵味。所以“亲切的怀恋”比“可爱”更好。25/1/4寄语: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之时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未来是幸福、美好的。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作业1.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2.以“假如生活重新开头”为题,试写一首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