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圈层结构第一章第四节目前,世界最深的矿井不超过目前,世界最深的矿井不超过33千米千米最深的钻井,不过最深的钻井,不过1212千米千米地壳运动能掀起地下地壳运动能掀起地下20—3020—30千米的物质千米的物质到地球表层到地球表层火山喷发能将地下几百千米的岩浆泛到火山喷发能将地下几百千米的岩浆泛到上层,但最深不超过上层,但最深不超过450450千米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是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6371千米千米了解地球内部结构的可能途径挑选西瓜生熟的原理是?我们能不能根据地球内部产生的震动来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呢?地震波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纵波(P波)速度快,能在固、液、气体中传播横波(S波)速度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与其通过的介质性质有密切关系。若介质是均质的,地震波则匀速传播;介质性质发生变化,地震波波速随之变化。分类想一想:1.当地震发生时,陆地上的人们有什么感觉?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2.当地震发生时,在海洋中航行的人会怎样呢?只能感觉到上下颠簸地震波波速变化图横波纵波地震波在通过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时,波速会发生明显变化,会出现不连续面。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变化,对于我们了解地球内部物质结构,有何启发?波速变化与内部圈层地幔地核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横波纵波地壳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软流层上地幔下地幔外地核内地核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大陆地壳:大陆地壳:双层双层大洋地壳大洋地壳::单层单层莫霍界面莫霍界面上层:硅铝层下层:硅镁层下层:硅镁层地幔地幔地地壳壳圈层名称不连续面深度物质状态特点地壳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地面以下17到33km地面以下2900km固态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厚度不均(17km),大洋部分薄(6km),大陆部分厚(33km),最厚是青藏高原地幔上地幔可塑性固态上地幔顶部存在一个软流层,这里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下地幔地核外核液态温度、压力和密度都很大,内部放射性元素发生衰变产生大量的能量内核固态小结地球的外部圈层1.阅读课文填写下列表格圈层名称概念组成作用或特点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包围地球的复杂系统气体和悬浮物,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水圈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结果B大气圈AC2.2.读地球四个圈层读地球四个圈层构成的示意图构成的示意图分析分析AA、、BB、、CC分别代表什么圈分别代表什么圈层?层?A生物圈B水圈C岩石圈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的圈层结构————同心圈层同心圈层在高空和地球内部,各圈层基本上是上下平行分布的,但是在地球表面附近,各个圈层却是相互渗透,甚至是相互重叠的。练习题1.地震发生时,坐在(震中上)湖中小船里的人()A.先感到上下颠簸,后感到左右、前后摇晃B.只感到上下颠簸C.先感到左右、前后摇晃,后感到上下颠簸D.只感到左右、前后摇晃2.在莫霍界面以下()A.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增加B.纵波传播速度下降,横波传播速度增加C.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下降D.纵波传播速度增加,横波传播速度下BA3.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A.氮和氢B.氧和氮C.氢和氧D.氧和碳4.水圈是________的圈层。()A.连续而规则B.连续但不规则C.不连续但规则D.不连续不规则5.有关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B.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最活跃的圈层C.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全部,水圈和岩石圈的上部D.生物圈与岩石圈没有联系BBB6.地壳最薄的地方一般在()A.海洋B.盆地C.平原D.大陆断层7.关于软流层的错误叙述是()A.位于地幔的上部B.一般认为这里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C.由于呈熔融状态,所以不能传播横波D.软流层以上为岩石圈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