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展学环节中的点滴思考仁怀市育人中学王英为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仁怀市育人中学寒假校本研修实施方案》,我积极参加了为期8天的寒假研修活动,结合这学期在课深入改期的教学实践情况,我在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并与我的同仁进行了探讨,现将一些浅薄的认识写下,与大家分享。展示环节中的问题与难题1.展示率不高,费时,导致一堂课的教学任务总是完不成。一看就懂的问题不展示(问题过于简单,没有多少思维价值,很难体现学生创新价值的问题不展示)。将所有内容讨论展示会做很多无效劳动,自学能解决的问题不需要讨论,小组讨论能解决的问题不需要展示,这样在自学时解决容易的问题,小组合作解决中等难度的问题,全班展示和教师点拨解决少量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学习层次就分明了。2.教师爱救场,总觉得学生自学、合学、展示都不到位。通过探讨,大家一直明确,教师一定要站在学生身后,倾听学生的声音,将学生“推”到全班目光聚集的展示区,让学生自由、快乐、精彩地释放自己。尽可能地依赖学生,真正从讲授者变为调控者。3.精英式展示,为了减省时,最后班上只是几个优生在展学,这样缺少了思想的碰撞。同时课堂不能只照顾精英果学生,而是应该让所有学生都享受课堂的快乐。精英式展示的缺点在于:质上过精、量上过少。为了避免精英式展示,我老教师应该注意课堂中的几个多元化:导学案设计多元化,尽量照顾到所有层次的学生,尝试融入声音、画面等元素;小组建设多元化,尽量让每个小组成员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挖掘他们的潜力,让他们相互帮扶、共同进步;展示形式多元化,鼓励学生积极展示,可以读、可以唱、可以演,全面点燃课堂气氛;点评质疑多元化,多方位、多角度地对展示者进行点评,涉及展示内容、展示形式等方面,还要对潜能生展示进行表扬与鼓励。4.收效甚微的问题不展示。展示问题是对预习情况的展示,展示问题的分工应以合作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问题应以预习设置的问题顺序进行分工。展示小组还要设计提问,在本组展示时向其他组同学提问,提问那些不认真听课或成绩偏弱的同学。5.展示时教师应注意:(1)在预习和展示环节要明确完成任务的时间,使学生有紧张感,以便行动迅速。展示时,老师安排好离黑板较远的同学或侧边的同学的位置,并在学生外围巡查,以督促不认真的学生。(2)教师要在展示过程中对学生的展示要适时进行追问、点拨、启发、引导并及时评价学生的展示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展示过程中遇到的“障碍”,老师要清醒地知道“问题”何在,然后留给某些表现欲强烈的学生去帮助“纠错”,并让出错的学生把正确答案写上。(3)教师要掌握和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根据学习状况去掌控展示时间,适时转入下个环节。教师在小组代表展示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控,不宜在非重难点问题上进行过多的展示。对“展示”细节要打磨,过程要优化,适当限制学生展示时间,提高学生的时间、效率意识。这需要“精心准备,加强督察,指导方法,熟练操作”,当师生都得心应手的采用“展示”方法时,效率自然会提高,时间自然消耗少,课堂容量自然会增加。(4)在“学困生”进行板演时,老师要安排布置小组内其他学生针对本组分配的任务进行逐一讲解演练,要求在组长的把关下人人过关。同时在组长的带领下设计出相应的问题,为展示讲解做好准备。以上是我们在课改中关于导学案编写和展示环节应注意的问题的浅显认识,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些许启示,希望我们的课改能给孩子们带来学习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