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在当今新课改的形势下,为了适应新教学活动的要求,作为一名教师,就要从各个方面提高教学素质、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角色,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教师的教学行为就必须要产生与之相应的转变。一直以来,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课堂的根本,也是影响教学进程的决定性因素。在构建师生关系方面,新课改就强调了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赞赏学生。我们知道,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这个理念,教师必须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尊严和价值观念。无论成绩是否良好,无论是否在学习过程中有过错、有缺点,也无论在教学过程中能否和自己见解相同,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必须尊重他们,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努力做到让他们学习中快乐成长。我们不仅要尊重友善每一位学生,同时还要学会赞赏夸奖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兴趣、爱好、专长,夸奖他们在学习中所得到的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与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在学习中所付出的努力和表现。哪怕只是仅仅一点点的优点,我们都要给予肯定与支持。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对于学生的作用是帮助和引导。教师的职责在于帮助,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检查和反思自己,让学生知道自己要学习的是什么,想获得什么知识,并为了这个目标而不懈努力奋斗。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建立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养成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这一点,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今后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至关重要。同时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意义深远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的成长。要尊重学生家长,虚心倾听学生家长的教育意见,还要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向;在教育方法上与家长保持沟通构建一致的教育方法。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进步,努力探索适合各种学生学习的新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