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幽默艺术在语文课堂中的作用四川省中江中学廖华幽默是一门艺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曾说过:“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而缺乏幽默的课堂,宛如一潭死水;缺乏幽默的老师,宛如一尊雕像。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一个人的情绪、思维在不同状态下,接受新事物的快慢会不一样。当人们的情绪、思维处于兴奋、积极的状态时,接受新事物就快,反之则慢。如果教师的课堂语言幽默诙谐,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全神贯注,学习效果自然事半功倍。那么,幽默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究竟有哪些作用呢?笔者就以自己的愚见略谈几点。一、融洽师生关系,调节课堂气氛。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而幽默的授课语言可以使教师产生亲和力,打破师道尊严,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在课堂中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信其道”的目的。一位姓梁的语文老师每到一个新的班级上第一堂课,都会在黑板上写两个字“梁”“粱”,让学生说这两个字的形和义的不同之处,等学生说完,再向学生介绍自己姓梁,是“栋梁”的“梁”,别把它写成“高粱”的“粱”,当粮食给吃了。几句幽默的开场白便使课堂气氛轻松起来,学生的畏惧感顿消,感到老师的和蔼可亲,愿意配合。学生主体作用得以发挥,授课便如顺水行舟。还有一个大家熟知的例子,特级教师钱梦龙一次去外地做示范课。开始,课堂气氛严肃紧张。钱老师走上讲台后,微笑着说:“我请大家猜个谜,虽然发了财夜夜想成才(财),打一人名。”此语一出,就如一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中,它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活跃了课堂气氛,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同学们积极思考着,一会儿,一名同学举手回答:“钱梦龙。”全班随之报以热烈的掌声。学生一下子和钱老师贴近了。学生顿时觉得这是一位风趣幽默的老师,跟这样的老师学习一定是轻松愉快的乐事。而钱老师这堂课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功。二、创设特定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幽默语言是教师睿智的思想、广博的学识借助诙谐含蓄的语言形式的生动再现。它的恰当使用,可以创设出一种风趣动人的情境,驱除学习疲劳,引起学习兴趣,强化知识记忆,往往会收到令人忍俊不禁、余韵隽永的艺术效果。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教《拿来主义》,讲到“放火烧光”的第二种人时说:“嗳!算是保全了自己的清白,‘左’得可爱!”这种时空错位,以今说“古”的讲法引得学生会心的大笑,从而创设了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了知识容量。她将课文中“不管三七二十一”,“放火烧光”的“昏蛋”与文革中的“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昏蛋”一并刺了,给了极左的人当头一棒。于漪老师恰当运用幽默的语言,使繁重严肃的教学变得轻松活泼,平淡无奇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抽象深奥的说理变得具体形象。正如别林斯基所言:“准确的和使人畏惧的幽默,对一切卑鄙可笑的东西来说都是当头一棒。”精巧风趣的幽默艺术,将语言点化到出神入化的境地,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1三、消除抵触情绪,提高批评实效。德国著名学者海因•雷曼麦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接受。”每个人都不喜欢让人批评,听到批评心里总是不高兴。特别是教学是一项身心高度紧张的活动,课堂中出现疲劳、消极听课的现象是很正常的事。幽默的课堂语言不仅可以用在讲授教学内容时,也可以用在组织教学时。课堂上批评学生,借助幽默,可以营造出和谐、宽松、欢乐的氛围,消除抵触情绪,从而使一些严肃的教育教学变成令人愉悦的精神享受,让学生在轻松的笑声之中发现和领悟,其效远胜干枯的说教和简单的惩罚。有一次,我上课看到教室里学生们的课桌椅摆放不规范,中间的大组明显向左倾斜,联系他们有时会向右倾斜的情况,我和气地说道:“同学们当坚定自己的立场啊,怎么不是犯‘右倾’错误,就是犯‘左倾’错误呢?”在同学们的欢笑中,中间的大组迅速调整好桌椅,整齐规范。再有,针对不少学生答题马虎这一问题,我提到一个同学填诗词下句答出“一行白鹭上西天”的绝句,被扣分还直向我叫冤。大家说是这位同学冤还是那行白鹭冤?全班同学哄堂大笑。笑过之后,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