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教学课型:问题综合解决课教学课时:一课时教材分析:隋朝是一个繁盛而短暂的朝代。本课突出两点:繁盛。短暂。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对隋朝历史了解甚少,拟从激发兴趣入手,以图片、故事等形式逐层深入讲解,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之目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和掌握“繁盛”“一时”的原因和状况。技能目标: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现象中观察和分析事件及人物的能力。情感目标: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教学重点:1、“繁盛”的原因;2、大运河开通及其作用。教学难点: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以及如何评价隋炀帝。关键问题:“繁盛”与“一时”。教学准备:教师:有关历史资料、图片。《问题导读――评价单》、《问题训练――评价单》学生:课前搜集大运河、隋炀帝的故事。板书设计:繁盛一时的隋朝一、南北重归统一1、隋朝建立的背景、时间开国皇帝、都城及统一的时间2、隋文帝时期繁盛的原因和状况二、大运河的开通1、开凿目的2、起止点、总长、各段名称、连通的五大水系3、作用和影响三、隋炀帝为什么开凿大运河?【对隋炀帝的评价】(功和过)教学环节:情境导入(3分钟):指导学生讲述隋炀帝或大运河的故事,激发兴趣,呈现目标。进入学习状态。自主学习(10分钟):指导学生按照“阅读六字诀”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问题导读――评价单》上的问题,并能生成新的问题。教师巡视检查、点拨。合作探究(5分钟):指导学生采用“12345策略”就《导读单》上未能解决的问题或新生成的问题进行组间讨论,解决,形成小组统一答案。仍未解决的问题准备提交老师或者全班同学共同解决。并做好在全班进行展示的准备。展示交流(15-20分钟):强调“展示六字诀”要领,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展示,及时给予启发、更正、鼓励、评价和打分。(此环节是教学的关键环节,必须把握本课核心内容和形式灵活)。巩固记忆(5分钟):就本课各知识点要求学生背诵记忆,重要内容要反复背诵、强化记忆,并适当地提问,进行巩固。问题训练(5分钟):指导学生在规定时间独立完成《问题训练――评价单》。及时纠错。归纳提升(3分钟):概括全课,指导对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评价,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突出加速了隋朝的灭亡,为唐太宗“贞观之治”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