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九年级语文组主备:王延芳初审:定审:课题地下森林断想课时安排2课时课型自读课学生姓名班级学习目标1.品味本文充满激情、生动形象的语言。在写作中借鉴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2.学习咏物抒情的艺术表现手法,逐步培养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3.体会作品引出的深刻哲理,并把它内化为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精神力量。教学重点(1)了解地下森林的地理位置、形成历史等知识。(2)作者在文中插入了不少景物描写,让学生感受文章中精彩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3)品味理解文中的关键语句,从几个方面概括地下森林的品格,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学难点1、采用多种阅读方法。用默读的方法理解内容,运用跳读的方法,提取精美的词、句、段、以及所用的修辞等内容,用发现阅读法品评出这些内容的精妙之处。2、注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对于关键的语句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加深理解。教学流程第二课时预习展示课课时要点1、课前查找相关资料。2、积累字词。3、反复朗读,整体把握感知文本内容。一、导入教学活动一、学生课前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的有关资料。【导语】【合作探究】:(三)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第26段中哪一句是点明主题思想的?请找出来。2.作者用“你”“你们”来称呼地下森林,这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感情?3.我景仰那些曾在黑暗中追寻光明的地下“种子”,这里的种子含义是什么?最后一段体现了什么主题?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从几个方面去概括地下森林的“品格”,并作一些解释;再说说作者由地下森林升华出一个怎样的主题?明确:5、主题:“大自然每一次….不会屈服”,不怕命运不公平,只要努力,只要忍耐,终究能获得转机,获得应有的荣耀和尊敬。大自然每一次剧烈的运动,总要破坏和毁灭一些什么,但也总有一些顽强的生命,不会屈服,绝不会屈服啊!这只是在说“大自然”吗?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没有“标准答案”)【拓展提升】1、26段中“地下森林,我们古老的地球生命中崛起的骄子,谢谢你的启迪。”请找出恰当的1二、自主预习活动二、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完成预习任务三、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三、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学习任务。五、整体感知六、课堂小结七、布置作业格言警句概括作者受到的启迪,并找出一两个事例来引证这一道理。明确:置之死地而后生;只要有忍耐和努力,终究会获得成功;一颗优秀的种子,在任何贫瘠的土地里都能生长……(举的事例可以是自然界的,可以是人类社会的)【主题思想】:【写作特点】:【教师小结:】【小练习】地下森林,我们古老的地球生命中新崛起的骄子,谢谢你的启迪。地下森林给了作者什么“启迪”?请你代她写几句格言警句。【课堂小结】【课堂练习】一.下列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遮天蔽日肃然起敬欢呼致意蔚为壮观B.浩瀚无垠万赖俱静悄然无声恰如其分C.于世无争怪石嶙峋隐姓埋名热烈真挚D.天昏地暗郁郁匆匆相对无言五彩缤纷二.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据了解,目前广西市场上推出一种实木耐腐耐磨抗菌,使实木地板的“健康”状况得到了较好的维护。B.只有经常接触社会,密切联系群众,才能不断增强国防意识,时刻把国家安危和人民忧乐放在心上。C.北京时间6月3日,奥林匹克圣火被送上名为宙斯的专用飞机,送往悉尼的国际火炬传递第一行程。D.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诺曼底战役的胜利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法西斯德国的灭亡。【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2、熟读课文,积累优美语句。3、完成下课时学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