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舞蹈及创编“舞蹈作为人类社会古老的文明现象,不仅是最早的艺术,还可以说是最基础的艺术,是一切艺术的基础。”(《中国文明史》王克芬等)关于舞蹈起源的几种主要学说和观点一、模仿说——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二、游戏说——以18世纪德国诗人、文艺理论家席勒为代表三、巫术说——以英国民族家泰勒为代表四、表情说——以列夫·托尔斯泰为代表五、情爱说——逐渐被专家学者所重视六、劳动说——我国多数舞蹈史论学者所赞同习俗舞蹈宗教、祭祀舞蹈社交舞蹈生活舞蹈自娱舞蹈体育舞蹈古典舞教育舞蹈民间舞按风格特点分芭蕾舞现代舞舞蹈当代舞单、双、三人舞群舞艺术舞蹈按表演形式分组舞歌舞、歌舞剧舞剧抒情性舞蹈按表现特性分叙事性舞蹈一、幼儿园舞蹈教育目标1、萌发幼儿感受美和发现美的情趣2、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二、幼儿园舞蹈教学的基本内容1、舞蹈欣赏2、舞蹈表演三、幼儿园舞蹈教学的组织形式1、有计划、有目的,教师起主导作用组织的舞蹈活动形式。2、幼儿自发、参与、组织的舞蹈活动形式。一、幼儿舞蹈的分类1、自娱性幼儿舞蹈(1)律动(2)集体舞(3)歌舞(4)即兴舞(5)音乐游戏2、表演性幼儿舞蹈(1)情节性舞蹈(2)情绪性舞蹈二、幼儿舞蹈的教学方法1、舞蹈示范法(即直观再现法)一般指教师准确、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表演舞蹈动作或舞蹈作品。2、练习法(即实践法、复现法)是指幼儿亲身参加到舞蹈艺术活动之中,去反复欣赏、学习、体验、掌握、再现舞蹈的方法。3、观察模仿法(是直观法与实践法的有机结合)是指幼儿在学习舞蹈过程中,通过观察别人的表演,自己进行模仿、再现舞蹈的方法。4、游戏法(是教与学方法的有机结合)是指在舞蹈教学活动中,运用游戏的形式、角色、情节、口吻进行舞蹈教学的组织,情趣的启发,教材的学习和知识技能的传授。5、分解组合法(即是传授也是学习舞蹈技能的方法)是指舞蹈教学过程中,将完整的舞蹈作品或某一难点、基本动作,进行分解,变成若干局部或单一动作进行练习,待幼儿基本掌握后,再恢复组合为原作品或原动作的整体教学。6、语言提示、讲解、口令法(辅助方法)是指在舞蹈教学过程中,用语言提示讲解舞蹈的内容、情节、动作风格要点、情趣表达等。7、个别教学法(单一辅导法)是指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单独教练的方法。幼儿舞蹈的创编既要遵守艺术创作的共性规律(例:舞蹈的结构等),也要遵守舞蹈创作的个性特点,由于幼儿身心特点决定了幼儿舞蹈与成人舞蹈相比更具天真、单纯、活泼、形象、夸张和拟人化等特点。一、幼儿舞蹈的特点1、幼儿舞蹈的直观性2、幼儿舞蹈的模仿性3、幼儿舞蹈的童趣性4、幼儿舞蹈的童幻性二、幼儿舞蹈编导的专业要求1、需要熟悉和研究幼儿的心理特征2、需要广博的知识和舞蹈专业修养3、需要丰富的生活知识、体验和舞蹈素材4、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创作热情三、幼儿舞蹈创编的技术过程触发灵感构思展开想象题材找出形式过程结构编舞均匀构图集散对比四、幼儿舞蹈的题材1、舞蹈题材——是指舞蹈作品中反映和表现的生活内容材料。(生活是创作的基础,题材是作品的前提。编导在选择题材时要准确、灵敏、热情。)2、幼儿舞蹈题材的种类(1)生活题材(2)现实题材(3)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题材(4)自然景物方面的题材五、幼儿舞蹈创作和演出的四个阶段1、准备阶段2、排练阶段3、合成阶段4、演出阶段六、幼儿舞蹈基本结构1、情节性结构。引子——开端——发展——高潮——结尾2、情绪性结构(1)三段式(A、B、A或B、A、B)(2)两段式(A、B或B、A)(3)一段式3、设计结构的基本原则严谨、紧凑、完整、统一。其次布局均匀,首位联系,连接自然,形式内容和谐七、编舞的常用手法1、对比2、重复3、夸张4、美化记录舞蹈作品的方法,表述形式,使用的名词术语至今尚无统一,现将民间比较简便实用,便于普及的记录方法简介如下,它主要是书面记录法。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