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中江县民主乡中心学校贺建国对于自主学习的理解,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看法,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学条件下的学生的高品质的学习,它不同于完全放任自流的自学,是教师组织、引导下的学习。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得力、引导得法,才能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一)激发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兴趣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一旦被激发,其潜能便会得到开发,主体性便会得到弘扬。因而,课堂教学应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1.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环境,包括外在的物理环境。即教室的布局、设施等,让学生能感到温馨、身心舒适;二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教师要对学生充满爱心,给学生一种向上的力量,还应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以此影响、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教师还应善于组织、协调生与生之间的关系,使之建立起团结互助的班风;三是教师要引导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2.利用语文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言文字具有内容与形式的美,教学中要注意挖掘其内在的美,用美震撼学生的心灵,激发学习的兴趣。语言文字是表达情感的,语文教师通过发掘教材中的动情处,会将学生引入情景,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3.借助灵活的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应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如根据内容的不同,可设计成讨论课、探究课、活动课;有的课文可以只引导学生探究文本,有的则可以将文本与学生生活有机联系,将生活之水引入课堂。就教学手段来讲,有的可以不用先进的教学媒体,只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语言,有的则可利用多媒体手段,用现代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这样的教学不再程式化,方式、方法根据学习内容确定,符合学习规律,学生自然具有学习的兴趣。4.及时评价,以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教师要为学生不断创设成功的机会,且学生一旦取得成功,就及时鼓励,因为让学生得到一个成功的喜悦要强于千百次说教。(二)教给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仅有语文学习的兴趣是不够的,若没有自主学习的方法,不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时间一长,遭受学习挫折后,自主学习的兴趣也就因此而减弱。因而语文教学还必须适时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1.认同学习目标,增强目标意识教学目标是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指南,教学中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都是围绕着教学目标展开的。传统语文教学,教学目标是由教师来确定的,是教师独立钻研教材,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出来的。至于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这些目标。怎样才能增强目标意识,使学生的学习行为成为一种自觉行动呢?一是帮助学生认识所定教学目标的意义,促进学生的内在动机。如一位教师引导二年级学生,认同部首查字法的学习目标,安排了这样的教学环节:上课后,老师对学生说,课前我查阅到很多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我想介绍给大家,可资料中遇到了几个不认识的字,这就影响了我的介绍,同学们帮我想想办法吧!有的学生说,拼读字上的拼音。老师将资料投影到大屏幕上,结果,字上未注音。有的同学说,猜读。但发现好几个字不认识,未能猜读。有的同学说问字典老师,可有的同学说,我们只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只知道字母,不了解字义。在讨论基础上,老师提出了部首查字法的学习目标。这样的学习目标,学生明确其生活意义,因而认同目标,产生了内在动机。二是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时,多考虑学生的不同需要和水平,为学生提供选择的目标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确定学习目标的权利给了学生,学什么由学生自己确定,既满足了学生的需求,激发起了求知欲,同时还对学生确定学习目标能力进行培养。2.重视学习方法的获得,提高选择方法的能力生活中,我们发现学习良好的学生与学习差的学生,其学习方法有很大的差异。因而语文学习要讲究方法,只有掌握了科学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