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科学,勤奋学习教学目标1.认知方面:列举科技进步促使社会发展的实例,说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科学文化知识;要热爱科学,勤奋学习,勇于创新。2.行为方面:讲究学习方法,愿意从图书馆,互联网等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并能分辨是非,学会选择有益的信息。积极参加校内外的科技活动。课前准备1.名人名言2.了解科学技术在当今世界发展中的作用,找一些有关的事例。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你知道哪些科学技术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2.你爱科学吗?为什么?3.你觉得“热爱科学”和“勤奋学习”之间是什么关系?(二)学习正文,明确观点1.阅读《果农的脱贫》2.讨论(1)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2)列举农民用科学技术发家致富的例子3.阅读《森林的崛起》4.讨论(1)森林的崛起靠什么?(2)你还知道哪些像这样“科技兴企”的事?5.如何理解“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没有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就不能建设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国防,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6.小结:农村要致富,工厂要发展,经济要发达。国防要实现现代化,都离不开科学技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社会经济持续发展,都证明的一个真理“科教能兴国”。因此,我们要学习科学知识,“要学会做科学的苦工”。7.学习课文第4节8.讨论(1)如何理解“未来世界的竞争主要是科学技术的竞争”?(2)如何面对这样的竞争与挑战9.小结: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已进入全球化时代。随着中国进入WTO,我们面临的挑战与竞争将更加激烈,但是,只要我们“热爱科学,勤奋学习“,我相信我们一定能赢得21世纪。(三)引导辨析,加深认识完成课后的练习“想一想”与“辩一辩”(四)联系实际,巩固延伸1.你知道哪些科学家从小热爱科学,勤奋学习的故事?2.介绍英国理论学家斯缔芬。霍金的故事5、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教学目标:1.认知方面:知道社会公德是社会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知道遵守公共秩序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2.行为方面:在公共场所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不防碍和损害他人。课前准备:1.在哪些公共场所需要遵守公共秩序2.搜集名人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的故事教学过程:(一)巧用导语,引入新课1.语:当你被人挤的上不了公共汽车,当你被唧唧喳喳的声音吵的不能看演出时,你想到了什么?(板书:自觉遵守公共秩序)2.过渡:什么是公共秩序?它有几种形式?(二)自学课文1.阅读课文第一节,问题:什么是公共秩序,它有哪几种形式?2.互相交流:在日常哪些公共场所要遵守一定的公共秩序?分别属于哪种形式?3.小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公共秩序无所不在。遵守公共秩序是人们的共同需求,是一种文明行为。(三)听故事,树榜样1.阅读故事2.问题:毛泽东同志身为国家主席为什么宁愿坐在戏院的后排看演出也不愿接受同志们的让座呢?3.全班讨论(板书: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人人有则)4.延伸讨论,强化认识(1)小组交流收集到的故事(2)全班交流(3)小结:无数伟人都能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确是讲公德的楷模(4)问题:不遵守公共秩序有哪些危害?(四)联系实际,深化认识1.阅读第5,6节,问题:为什么要遵守公共秩序?2.你还听过或看过类似的事情吗?3.小结:有了良好的公共秩序,社会生活才会井然有序,人们心情才会舒畅。因此,建立起良好的公共秩序是人们群众的迫切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