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教学案例及反思黄小一语组李艳教学案例:片段一: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生(齐声回答):知道。师:谁来说一说分别是什么?生:一年有四个季节,它们分别是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师:(点击课件:出现春夏秋冬四个字。)你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生1:我喜欢夏天。因为夏天到了,可以穿漂亮的裙子,还可以游泳。生2:我喜欢冬天。因为可以堆雪人,打雪仗。生3:我喜欢秋天,秋天可以吃到好多水果。生4:我喜欢春天,春天有好多花草,还可以到世纪广场放风筝呢!……(学习生字:夏、秋、冬)师:请同学们打开书读读课文,看这首儿歌是如何写四季的?注意:要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拼读拼音,多读几遍。(学生自由读文,教师巡视指导。)片段二:师:看着小朋友读得这么认真,我也想把这篇课文读一读了,你们想听吗?生齐说:想(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后,学生高兴地鼓起掌来)师:你觉得老师读得怎么样?生1:老师,你读得很有感情。师:谢谢!生2:老师,你的声音很好听。生3:老师,你的声音有高有低,很好听。师(翘起大拇指):你听得真认真。师:你们愿意再读一读课文吗?(学生再次读文)生1:我喜欢冬天。(读第四小节)师:你为什么喜欢冬天呢?生1:因为冬天可以堆雪人。师(微笑着):堆雪人的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生1:我很高兴。师:那你能不能把你的喜悦读出来吗?试试看。生再读一遍。师:你读得很认真,老师能体会到你堆雪人时开心的心情。谁还想读?生2:我喜欢春天。(读第一小节)师:谁来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生3:他读得很流利。生4:他读得很响亮。……片段三:课件出示:(),他()说:“我是()天。”生1:桃花红红,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生2:苹果红红,他笑着说:“我是秋天!”生3:梅花朵朵,他高兴地说:“我是冬天!”生4:青蛙呱呱,他对荷叶说:“我是夏天!”……教学反思:《四季》这首儿歌运用拟人手法,语言生动,富有童趣,而且文中配以形象优美、色彩明丽的插图,通过草芽、荷叶、谷穗、雪人这四样富有四季代表性的事物的描述向孩子们描绘了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给孩子们留下想象和思维的空间。一、语文课应该姓语,把朗读训练放到首位《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把“喜欢阅读”放在低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因此在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中,我鼓励学生自己试着朗读课文,提出明确的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要拼一拼拼音,读不好的地方要多读几遍。”之后,又用鼓励性的话语“同学们读得可真认真啊!”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让学生进行第二次读文,要求:“读通句子”。当学生兴致盎然地读了两遍课文后,指名朗读并让学生评价,目的是检测学生朗读情况,纠正字音,同时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能力和初步评读的能力。在这段的课堂组织中,学生注意力相对比较集中,从学生对“读了几遍课文了,你从中知道了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中,可以感觉到他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在深入文本学习的这一环节中,我侧重于让孩子观察插图,想象各个季节中美丽的景物,想象文字所表述的意思进行朗读训练,通过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语言的特点”和“阅读的乐趣”。另外,我觉得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教师范读是必不可少。我听过支玉恒老师讲授的《匆匆》一课,在这篇特殊的文章教学当中,支老师并没有直接给学生说轻重快慢的处理方法,而是通过自己的朗读示范,向学生潜移默化地传授朗读的方法,效果很不错。这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直接影响了学生。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接受阶段,在他们的脑海中没有一个朗读标准,是一片空白。而他们也正处于模仿能力最强的阶段。因此,在课堂上,我毫不吝啬自己的范读,从课堂初始的全文范读到深入学习各个季节时的有侧重地范读指导,用自己的声音向学生讲述着各个季节不同的美丽。二、通过句式迁移,创编诗歌,以诗歌咏,启迪学生的灵性。语文新课程标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