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学习扩写兴业县小平山二中李金联学习目标:1、了解扩写的含义。2、学会在原文基础上扩写的方法。(重点)•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1.什么是扩写?•“扩写”是把一段话,或一篇较短,内容较概括的文章,扩展生发成篇幅较长、内容丰满、生动形象的文章。“扩写”练习提供的材料是一段文字,要对这段文字进行扩写,则必须先看懂这段文字的意思,然后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展开想象,进行作文。2.如何扩写?•扩展记叙文,要围绕中心思想进行;•记叙文的情节、对话和场面描写,都有较大的扩展和发挥余地。结合例文,技法指导。例文赏析。•材料原文《感受亲情》•在周六的晚上(时间),天下大雨,||我在家写作业,突然停电了,我很着急,(起因),妈妈(人物)看过我着急,就不顾我的劝说,坚持要到商店买蜡烛||,我在家里想起平时妈妈对我的好(经过),||母亲把蜡烛买回家,衣服都淋湿了,但是她没有觉得什么,我很感动(结果)||,我感悟到了亲情原来就是无条件的付出。三、交流展示生成新知•评讲作文:•1.佳作推荐••2.美文共赏•扩写:感受亲情•雨夹杂着闪电,如瓢泼一般,天空一片昏暗,只是偶尔天空中有闪电划过,那亮光也令人心惊地颤栗。•但更令人心烦的是却停电了,“怎么办?怎么办?”我一边嘟囔着,一边翻找着蜡烛,“老天啊,来电吧!我还有很多作业没有写呢!”心烦意乱的我忍不住吼起来。••“我去买蜡烛,你在家,先在床上躺会。家里这半根蜡烛也不能点多长时间了。”妈妈拿着蜡烛从厨房里出来,一边穿着雨衣,一边坚定地对我说。“不,妈妈,雨这么大,明天到学校写吧,说不定等会儿还会来电呢!”我站了起来,把妈妈的雨衣往下拽。“要是不来电呢?不行,孩子,当日事必须当日完成,怎么可以推到明天呢?”妈妈一把推开我,然后把雨衣穿到了身上,“再说,超市离我们家也不远。一会儿就回来了。“说完话,妈妈就出去了。•坐在窗台边,望着窗外呼啸的狂风,豆大的雨,我的泪水禁不住流了下来,平日,妈妈为了我的学习,几乎拼尽了所有,衣服是最好的,饭菜是最可口的,为了我学习,妈妈从来不看电视,总是在我的旁边陪着我学习……一幕一幕,那是爱的凝聚,原来,亲情就是这样,可以为了亲人无条件地付出啊!•“买回来了!“妈妈的高声打断了我的回忆,妈妈把蜡烛点上了,屋子里顿时亮了起来。抬头一看,妈妈的衣服全湿透了,头发一缕缕的搭在了额头上,手里紧紧的攥着几根白莹莹的蜡烛。”妈,你怎么淋湿了?“我一边找毛巾,一边轻轻地问。”着急啊,怕耽误了你的学习,没注意,雨衣被风吹开了。“妈妈一边擦着脸上的雨水,一边笑着说。•我一下子呆住了,眼前突然仿佛出现一幅画面,一位为了不耽误孩子学习的母亲,在雨中不停地奔走,可恨的雨打湿了她的头发。雨衣被风吹开,雨水浇湿了她的全身,她却不管不顾地在雨中急走,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在母亲的世界里,原来只有孩子,而唯独没有她自己。•“傻孩子,你咋哭了啊?赶紧去学习吧,你不是还有很多作业没有写吗?“妈妈温和地说,”妈,我去学习。您赶紧喝点热水吧。“我深情地含着热泪对妈妈说。•年幼的我曾不知合为亲情,看着这光亮的蜡烛,我明白了,原来亲情就是这蜡烛,可以为挚爱的亲人无私的燃烧,而这无私地燃烧背后,是无声的蕴含,无尽的眷恋。亲情很近,却永远无法丈量。【名师点评】•学生根据扩写的要求,在不改变原文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展开合理想象,扩展情节,补充细节,对内容进行增添和充实。总结扩写方法:1、增加环境描写,烘托气氛。•2、展开想象,扩写典型情节。•3、描写人物形象,使文章具体生动。(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及场面描写)四、课后反思查漏补缺•1.这节课我学会了:•2.还存在的疑惑是:作业:地震中的电管员材料原文今年4月18日中午,禄劝县转龙区发生了强烈地震。某村电管员正在村前托土基。这时,他72岁的父亲和3岁的儿子还在家,他心急如焚。但他却飞快地跑到离家400来米远的配电室拉闸断电,而后飞跑回家。然而,家中房屋已经倒塌,老父被砸伤,儿子被压在墙土中已昏迷不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