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课上渗透素质教育单位:河南省济源市邵原一中姓名:付庆丰联系电话:13938176230在音乐课上渗透素质教育河南省济源市邵原一中付庆丰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塑造完美的人格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音乐这种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可以向广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以及提高学生感受美、探究美、表现美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一、通过音乐欣赏课,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音乐欣赏教学从感受音乐要素入手,在聆听歌唱、弹奏等活动中感受、体验和鉴赏音乐。现在的学生很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却不懂得辨别去选择适合自己身心健康的事物,他们盲目地追求时尚、新潮、摒弃过去的历史优秀文化遗产,甚至轻视传统文化,什么传统、精神、道德,什么爱国,在他们心中越来越淡漠。就拿我上欣赏课来说吧,在给学生播放民间乐曲《红河水》、《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时,还未播放曲子,学生一听是古民乐,上课积极性不高,有的还趁机起哄,只让我播放流行摇滚乐,为了让学生能深入去理解,接受乐曲,此时我便不急于播放曲子,而是把围绕乐曲中的背景河南省“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征文或故事讲给他们听,学生们对具有故事情节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利用这一点,在学生听曲子时,我不时提出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听去想,然后回答,他们以自己能理解事物的程度,各抒己见,老师不但了解他们内心世界想法,讨论教学还活跃课堂气氛,提高上课积极性,也有利于欣赏的深入开展。作为教师除了引导学生正确的欣赏乐曲,还应不失时机的融进素质教育,拿我播放给学生的古乐曲来说,着重强调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的培养,从过去的苦难岁月,讲到今天的幸福生活,讲到未来是高科技发展的时代,作为新世界的主力军,要了解掌握知识的重要性,让学生能深刻认识到国家兴旺匹夫有责,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利用现在的大好时光,不断充实丰富自己的人生,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材。二、利用唱歌课,加强学生德育教育我不赞成一说德育工作就被看成是政治教师、政教处同志的事,或者只有两课阵地上才能讲素质教育、思想教育。其实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作为教师首先自身要具备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一言一行都要起到模范和表率作用。作为音乐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课堂上除了根据教学大纲传授课本的内容外,还要有目的选择一些课外歌曲。得知今年招收的七年级的几个班中,有好多同学之间搞老乡会、拉帮派,还有的为了一点小事而争吵,伤了和气,在一次声乐课上,我特意选了一首臧天朔的《朋友》这首歌。在教同学们歌唱时,借用歌词我特别强调“朋友”一词的含义,告诉大家,每个人从不同地方走到一起来,是一种缘分,大家要共同学习生活三年,每人都应学会以诚待人,像“朋友”一样互相关心帮助,要互相理解和宽容,大家要团结一心,不仅朋友之间如此,一个班级,一个学校,一个国家更要有团结互助精神,才能共同去奋斗,国家才会富强,社会才会安定……那天我说了很多很多,同学们听得认真而安静,那堂课的歌声也格外整齐而嘹亮。三、渗透情感因素,培养高尚情操在教学中,根据音乐学科的情感特点,以“情”为纽带,达到以情育人的目的,情感是人们对某种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它对道德行为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在音乐教学中,要让学生“动情”教师就必须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进入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境,形成情感氛围,让学生“触景生情”。在教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这首歌曲时,向学生讲述歌曲的创作过程:这首词曲作者叫美丽其格,是一个蒙古农奴的女儿,是新社会才使她改变当牛做马的命运,并走进中央音乐学院进修,试想,她怀着怎样的心情写这首歌?幸福而自由的翻身农奴一边挥动着鞭儿,一边用草原牧民特有的长调唱起这首歌……此刻,再让学生唱一遍:“蓝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