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性教育缺失问题亟待改善2月21日,媒体爆出一对父母带着怀孕8个月的少女出现在了杭州滨江区妇幼保健院,这个11岁的小女孩,身高不到1.5米,一脸稚嫩的模样,居然肚大如箩。显然她承受着很大的痛苦:每走一步都捂着自己的骨盆处喊痛,痛得直哭。全国妇联近年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约有8700万农村留守人口,其中留守儿童约5800万。越来越多的罪恶之手伸向留守儿童,亟待加强保护……目前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各方面的安全保障都存在着很多问题,包括性侵犯、溺水死亡等,在安全管理上面临很大的障碍。大量农村的青壮人口外出打工,诞生了很多只有老人和幼童的“空巢”。农村的老人好比孤独的守望者,除了田间待耕的田地,老人们不得不再次经历照顾隔代子女的抚养过程,承受沉重的照料负担。然而农村留守老人的文化水平整体很低,祖辈相对落后的文化水平、教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留守儿童的监护质量,影响了留守儿童的教育、心理和性格发展。在农村,一些留守女孩遭受性侵导致怀孕的事情可谓并不少见。为何留守女孩频遭黑手?其原因显而易见,就是留守女孩的父母不在身边,给了恶人肆意放纵和可乘之机。性教育在我国一直是个敏感话题,农村地区教育条件缺乏,性教育更是一个空白。性教育缺失带来的后果,直接影响到留守儿童的成长。儿童最初的性启蒙本应由父母传达,但由于父母长年在外打工,疏于对孩子心灵的成长的关心,或许对性教育本就怀着无所谓的态度;代理监护人则更容易忽视性教育,传统观念及年龄的差距让他们羞于启齿,这些结果造成留守儿童性教育的缺失。在各类性侵害案件中,发现很多儿童根本不知道施暴者已经严重触犯了法律,尽管她们恐惧、无助,但她们大多数选择了沉默,不知道如何拿起武器保护自己。贫困地区年轻的父母们外出打工,以此维持家庭开支。而父母将孩子带在身边,同样会遇到各种难题。首先是他们的居住条件难以满足举家搬迁的目的。其次,孩子的教育成为一大难题。由于户籍等原因,孩子在身边却无法进学校学习,即便千辛万苦地进了学校,也会或因是民工子弟学校导致学习不稳定,或因是异地存在所学教材不同等而不得不放弃。所以,当我国传统的儿童养育观念到了亟需改变的时候除了家庭,国家和社会应承担起更多养育儿童的责任。要想让农村留守女孩和妇女不受伤害,还是需要我们的政府多在民生问题上下工夫。简而言之,就是真真切切地帮助外来务工者,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如安排他们的孩子就近上学、提供夫妻房等等,1让他们能够安心地工作和生活,却不是制造各种人为的门槛,迫使他们独自面临和承受着由此而带来的伤害。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本网市民监督员、花坦中学教师朱欣丰:农村留守儿童现象是城市化、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还将继续,留守儿童现象将会在一定时期内存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不仅仅是个教育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因此,要引起县政府和有关教育部门及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为此建议要抓好以下几点:一、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可以解决留守儿童无人照看、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问题,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但目前实际工作中,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还存在硬件建设不能满足学生寄宿的需要,而且管理人员不到位和经费欠缺。针对这些问题,本人建议:1.政府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继续实施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保证一个镇或社区,集中建设好寄宿接纳能力较强的初中和中心小学各一所。2.要加强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县政府要和有关教育部门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增加寄宿制学校的管理人员的编制和经费的倾斜,分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保证更多的留守儿童受到更好教育和管理。3.寄宿制学校要优先考虑留守儿童,并通过改善食宿条件完善配套设施,使学校成为温馨的留守儿童之家。4.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努力缩小城乡间在教育资源、办学条件上的差距。二、建立农村社区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建立农村社区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增强和发挥农村社区教育的作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需要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