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第一讲自然界的水循环自然界的水循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考点一陆地水体的补给(一)、陆地水体类型及补给关系雨水冰川湖泊地下水河流水河流水土壤水土壤水补给类型补给季节我国主要分布地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二)、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雨水补给多雨季节普遍,尤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东北地区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主要在夏季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湖泊水、地下水补给全年普遍高考链接(2012上海卷地理(五))下图表示某河流水文测站春夏秋冬四季气温、降水量和径流分配状况11.该河流可能分布在A.恒河流域B.尼罗河流域C.长江流域D.亚马孙河流域12.该地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A.积雪融水补给为主B.雨水补给C.地下水补给D.湖泊水补给13.该地河流的径流量最低的月份出现在A.1月B.2月C.11月D.12月CBA(二)、河流水文特征的因素及分析要素:1、流量及季节变化(大,小)2、含沙量(大,小)3、结冰期(有,无长,短)4、凌汛(有,无)(2014安徽卷)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读图8,完成25-26题。26.甲地自然环境深受海洋影响,在河流水文特征方面表现为A.含沙量小、冰期短B.流量稳定、水量丰富C.水量丰富、落差小D.流速缓慢、流量稳定B针对训练1.读“我国某两条河流流量图”,完成下列问题。(1)判断甲河流年最大径流量出现的月份和河流出现断流的月份,并分别解释其原因。(2)判断乙河流一年中形成A、B汛期的主要补给类型。(3)根据径流量的变化分析可知,甲、乙两河流所处的地区分别是()A.西北、东北B.西南、东北C.西北、东南D.东北、西北(1)年最大径流量出在8月份,主要是因为此时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大。河流出现断流的月份是1月份,主要是因为此时气温低于0℃,冰雪不再融化,河流没有补给水源。(2)A汛期: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B汛期:雨水补给。考点二水循环海洋水气输送地下径流地表径流下渗植物蒸腾蒸发降水降水蒸发海陆间大循环基岩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1、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特:海上内循环内陆循环海陆间大循环海洋水汽蒸发水气输送凝结降水陆地水水汽蒸发(植物蒸腾)水气输送凝结降水海洋水汽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江河汇聚下渗水循环过程大体可分为水汽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水分下渗以及径流五个基本环节。这五个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交错并存。蒸发凝结凝结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海洋水汽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江河汇聚下渗海洋环节凝结降水蒸发环节海洋水汽蒸发水气输送凝结降水凝结降水蒸发植物蒸腾环节陆地水水汽蒸发(植物蒸腾)水气输送凝结降水(二)、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1)改变地表径流——最主要的影响方式。(2)影响地下径流(3)影响局地大气降水(4)影响蒸发(2013高考题山东卷)图1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回答1~2题1.该流域开发过程中A降水量增加B蒸发量增加C下渗减少D地表径流减少2.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为图1b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AⅠ、Ⅱ、ⅢBⅡ、Ⅰ、ⅢCⅢ、Ⅱ、ⅠDⅠ、Ⅲ、ⅡCC(2012天津卷文综1)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图1),回答1题。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15.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l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A.a增加B.b增加C.c减少D.d减少B针对训练:2.(2013·寿光检测)2012年7月21日午后至22日凌晨,北京市遭遇61年来最强暴雨,强降雨持续近16小时。特大暴雨已致北京约190万人受灾,初步统计造成经济损失近百亿元。据此回答(1)~(2)题。(1)这次暴雨洪涝发生时,上图中的水循环环节出现异常的主要有()A.a,cB.b,c,dC.a,b,c,dD.a,b,c,d,e(2)河流与湖泊具有水源互补的功能,下列四幅小图中(箭头表示水源补给方向),正确表示河流汛期的是()A.aB.bC.cD.dBD考点三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一、水资源及其分布1.水资源的定义a.广义:包括水圈内的水量总体。包括水圈内的水量总体。b.狭义:陆地上人类所能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