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育全副县长在全县高效生态农业现场会上的讲话2005年8月5日同志们: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县委县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县“三农”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这次会议是高效生态农业现场会,同时又是一次效益农业发展总结会,也是农业工作抓落实的专题会。刚才,我们看了村头翠冠梨、音坑美国提子等高效生态农业生产现场,音坑等地介绍了很多好的典型做法和经验,我想大家肯定会受到启发。下面,我就抓好高效生态农业讲三点意见。一、统一思想,切实提高发展高效生态农业重要性的认识(一)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提升效益农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民增收的现实需求。从90年代开始,我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切实转变增长方式,效益农业整体水平得到了提升。表现在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提高,茶、菌等特色主导产业日益凸现,蚕桑、竹木加工业得到相应发展,农产品品牌质量进一步确立和提升,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发展效益农业的制约因素在不断增加,比如科技成果转化率、技术到位率和普及率低;干鲜果等传统农产品发展不稳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产品价格难以提高,等等。我们要正确把握两个趋向的要求,统一思想,正确认识,创新思路,在巩固效益农业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农业发展内涵,走“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努力提高农业发展效益水平,促进农民增收。(二)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水平,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从根本上讲,我们依然没有摆脱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生产经营水平不高,生产规模小,农业组织化程度低,农业标准化、产业化、工业化还刚刚起步。长期以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现状还没得到根本改变,第1页共5页过度依赖资源、生产要素投入。为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水平,必须按照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的理论,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主导,更加合理地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提升产业层次,努力实现农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三)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提升城乡统筹发展水平,体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就是要运用工业化的理念,市场化的思路,城市的资本、科技、文化,来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更大发挥农业的生产、生态和生活的功效。所谓高效,就是要体现发展农业能够使农民致富的要求;所谓生态,就是要体现农业既能提供绿色安全农产品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就是要发展产值高、效益高、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现代农业。二、理清思路,进一步明确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目标任务(一)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就开化的具体实际,就是要实行差别发展、特色发展。具体来说,一要抓基地。加快推进生态农业九大产业发展,加大力度,建设好万亩开化龙顶无公害示范基地、万万袋优质食用菌示范基地、万亩毛竹示范基地、万亩绿色食品加工基地等一批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完成年度510工程农业产业化项目。二要强优势。坚持非均衡发展原则,突出做大做强茶、菌两大主导产业,积极发展竹木制品、蚕桑两大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特色养殖、干鲜果等一批潜力产业。进一步加快茶产业发展步伐,积极推进食用菌“二次创业”,大力实施“杉改竹”工程,加快推进蚕桑西进工程项目。把亮点做亮,规模做大,品牌做优。三要补短腿。相对种植业,我县的畜牧业是短腿,上半年畜牧业收入仅占农村居民现金收入的5.6%;就整个产业链而言,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是短腿;就物质产品而言,农业文化产品和功能开发是短腿,休闲观光农业、城市农业尚未形成气候。这些短腿,实际上也是附加值较高,经济效益较好的产业,应该成为高效生态农业新的增长点。第2页共5页(二)全面推进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实现农业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投入产出率。一要根据高效生态农业的要求,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