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案例---老师,他在玩水VIP免费

案例---老师,他在玩水_第1页
1/1
案例名称:老师,他在玩水观察实录:孩子们正在洗手时,我突然听到:“老师,徐鑫逸在玩水,用水泼在自己的头上,头发弄湿了,我们不能洗手了。”主题《有趣的水》活动过程中,我特地组织过一次有关谈话,当时孩子们都清楚地认识到玩水是不对的,玩水就是浪费水资源。在之后的盥洗过程中,每个孩子都能认真洗手,可是好景不长,中午吃饭前又听到了告状声,这不得不引起我的思考。于是午睡前,我又有声有色地讲了一个《小猪找朋友》的故事。故事讲完后,我问孩子们:“为什么小猪找不到朋友?”“因为小猪浪费水。”“因为小猪在玩水,其他小动物都不喜欢他。”……孩子们纷纷说。“那我们班有没有宝宝在玩水啊?”“有,是徐鑫逸,”“我们不要和徐鑫逸做好朋友了。”还没等我接着往下说,孩子们已经七嘴八舌地在讨论了。“哦,没有朋友是一件很难过的事情。没人和你说话、没人和你一起玩……”我故意夸张地说。此时的徐鑫逸已经露出一丝难过的神情,“徐鑫逸想不想要朋友啊?”“想”徐鑫逸轻声回答。“那你以后就不能玩水了,要不然就没人和你做好朋友了。”“我以后不玩水了。”徐鑫逸说。“你把水弄在自己的头上,不仅自己的头发弄湿了,还弄湿了地面、台面,其他朋友都不能洗手,弄得不好你自己还要生病,生病可难受了,又要打针又要吃药。以后老师在阳台上放一盆水,水里放很多好东西让你们开开心心地玩。”孩子们听了都高兴地拍起了手。自此以后就再也没有孩子玩水了。思考与对策:思考:虽然根据主题活动我有意识地进行了一次有关嬉水的谈话,可是显然我犯了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的毛病,并没有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致使孩子没过几天就犯错。这也使我及时地进行了反思,我一直想着如何来解决这件事,我想到了以前在看书的时候看到过这样一篇文章题目叫《当孩子有错时》,它里面说到当孩子犯错时有一个叫“移情理解”的方法即通过讲故事使幼儿理解错误行为。于是,我从中想到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通过故事增加了移情性理解的成分,使孩子与故事中的人物产生共鸣,提供机会让幼儿思考和讨论,使孩子意识到问题的所在并能欣然接受老师的建议。这样做既终止了孩子的不恰当行为,又为他们的行为指明了方向。对策:1、运用“移情理解”的方法思考和讨论怎样洗手。2、在合适的地方提供水,让幼儿玩水。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案例---老师,他在玩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