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尺》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比例尺》一课是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小节的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化简比、求比值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的教学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探索求比例尺的方法。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感受比例尺存在的价值,体会比例尺的意义,探究求比例尺的方法。3.通过在网上查找资料,开拓学生的视野。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感受比例尺存在的价值,体会比例尺的意义,探究求比例尺的方法。[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探究求比例尺的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网页课件[教学过程]1.脑筋急转:一只蚂蚁从天津到北京,只用了3秒钟这是为什么?(学生答是在地图上)天津到北京的实际距离是120千米,小蚂蚁为什么能跑的这么快?(引导学生说出是把实际距离缩小了。这样符合学生的认识心理,目的在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比眼力,辩真伪:你们真聪明一下就猜出是在地图上,那你们见过中国的地图吗?中国的版图像雄鸡,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老师在扫描地图的时候发现地图有点大,就把他缩小了,比一比你们的眼力帮老师选选哪幅图缩小的是正确的(目的在于向学生初步渗透在一幅地图上长和宽要按相同的比例缩小,画出来的才准确,进而进入下一个环节小小设计师。)3.小小设计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请你们当回设计师,请同学们画出黑板的平面图,以此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探究。①请几位同学合作量出黑板的长、宽,并填表,便于统一实际距离。名称黑板长黑板宽图上距离实际距离3米1米②然后再讨论:怎样将黑板的平面图画到16开的纸上?③学生尝试画图之后,老师有意挑选不同学生画的黑板平面图展示出来。让学生说一说,谁画的像。学生画出平面图有代表性的可分为以下四种。a.随意画出一个长方形;b.长与宽不是同比例缩小的;c与d.长与宽同比例缩小,但缩小的倍数却不相同。老师指着后面两幅问:这两幅的大小不一样,但为什么你们认为它们画得都很像呢?引导学生说出长与宽缩小的比例是相同的,因此画得都很像。老师指着其中的一幅图问:这幅图中图上的长与实际的长的比是多少?图上的宽与实际的宽的比又是多少?那第二幅图中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又是多少呢?此时教师指出:我们把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再请同学们分别说说这两幅图的比例尺分别是多少,并标在图上。名称黑板长黑板宽图上距离15厘米5厘米实际距离3米1米比例尺1:201:20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这两个比例尺,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个比例尺的学生可能说出: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厘米。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0.2米。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1/20。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20倍。让学生自己说,同位说,互相交流自己画的平面图的比例尺的意义,充分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在这个环节要不惜时间,让学生动手,动口,不要怕学生出错或画的不像,要允许学生向未知的领域挑战,并在挑战的过程中不断的修正自己的问题。在不断碰撞、探究、理解的过程中将思维引向纵深发展。比例尺这个概念比较抽象,这样不只是让学生知道结论即行,而是让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验求比例尺的方法4.地图集锦在学生初步感知了比例尺的意义的基础上,在网页中提供给学生大量的地图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①数值比例尺。在网页中找到中国政区图,充分的去说比例尺的意义。单位换算的技巧问题1千米=100000厘米。让学生浏览网页,记录下来地图的名称和比例尺,并与同学交流你找到的这幅的比例尺所表示的意义。这样能充分体现网络课的优势,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②线段比例尺。当学生点到天津市政区图时,引导学生观察线段比例尺,动手量一下每一小段是多长,上面写的120表示是什么。在这里要沟通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之间的联系,线段比例尺操作性强便于估计。③找共性。学生们在地图集锦中,浏览了大量的地图,找到了每幅图的比例尺,这样通过大量的信息,在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比例尺的前项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