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读书淡淡做人阅读可以使我们拥有诚实舍弃虚伪,拥有充实舍弃空虚,拥有踏实舍弃浮躁,平静而坦然地度过每一个晨曦每一个黄昏。所以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的职责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关注学生的终身教育,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让学生能在自然状态下进入阅读境界,品读、领悟、积累、探索、创造,自主地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学校也在大门口的迎面墙上书写“让读书成为习惯,愿学习伴随一生。”一句话,这也成为对每个学生的要求。书海浩渺,可是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必须合理选择和取舍适合学生的书。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的过渡期,所以孩子们应该读读积极向上的文学书以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性格,应该读读知识性的书获得知识的同时开阔视野,应该读读各种新闻评论类的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客观的看待问题……有了方向,我们就要潜心阅读。读书有三贵:思、辨、恒。我们要有计划合理安排推荐学生阅读。学生对阅读的作品要有个人的想法,阅读的习惯要长期坚持。每当一节课讲完,我总会推荐给学生一些相关的作品阅读。有时是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让学生领略名家的风采;有时是同一题材的不同体裁,让学生明白表达感情可以有多种方法;有时是同一个知识点的延伸,让学生了解更深入。阅读的最高境界是启迪智慧,感悟生活,通过自己的反思记录对世界对生活的理解。因此我们经常会让学生写一点,为了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我们不做刚性要求,但凡有就是好的,把真正优秀的感受在同学中交流分享,相信有一天“硅步积成千里,小溪汇成大川”。为了提高阅读效果,我们还会有计划的让学生阅读《成语故事》《上下五千年》《科学发现演义》,并在一个阅读板块结束后对这些知识性的内容进行检测,比如知识竞赛,或者故事讲座。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但有时也需要大人的引导,比如一些人生感悟类的文章,家长的阅历是多么丰富呀,他们看的角度和高度要高于孩子们,所以我们会要求家长参与其中,用同一文章让家长与孩子同时思考,塑造学生阳光的性格的同时,也拉近了家庭成员的关系,无形之中营造了家庭的读书氛围。我们还利用校信通开通了班级博客,让孩子们把自己写的东西传上来供大家欣赏,我们还把平时举行的一些活动拍下来作为成长记录。但是这只是尝试,也许我们的坚持一定会让每一个孩子行动起来吧!有人说人生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后来有人加上了几个字:靠书籍启蒙的昨天、靠书籍导航的今天、靠书籍开拓的明天。我想这就是阅读的重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