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RC、RL的充放电过程RC:在充放电过程中,电容上的电压随时间按指数规律变化,变化速度取决于时间常数t,t=RC,当电阻固定时,电容C越大,充放电时间越长。RL:当RL回路与电源接通时,由于自感电动势的作用,电路中的电流i随时间按指数规律增长,随着时间的增加,电流i逐渐上升,最后趋于稳态值E/R,而自感电动势则逐渐减小,最后趋于零。2、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及计算3、电感、电容在交流电路中的特性电感L: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阻高频电容C: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频,阻低频4、产生谐振的条件RLC串联电路:感抗等于容抗,此时处于串联谐振状态LC并联回路:容抗等于感抗,此时处于并联谐振状态。5、常见的无源滤波电路仅有电阻、电感、电容等无源器件组成的滤波器称为无源滤波器,可滤除一次或多次滤波,单调谐滤波器、双调谐滤波器、高通滤波器都属于无源滤波器。RC串联电器:信号频率越高,UC/U越小,反之越大,UR/U随信号频率升高而增大0,这种特点使RC电路具有滤波作用。第二章1、晶体二极管和晶体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及特性晶体二极管:晶体二极管为一个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形成的特殊的空间电荷区,称为PN结。PN结具有正向偏置时导通,反向偏置时截止的单向导电性。晶体三极管:有一块半导体上的两个PN结组成。根据材料不同,可分为锗管和硅管,根据排列方式不同,可分为NPN型和PNP型。发射区掺杂浓度最高,以便于提供足够的载流子;基区做的很薄,掺杂浓度最低,以便于载流子通过;集电结面积最大,以便于收集载流子输入特性:UCE=0时,三极管的输入特性曲线与二极管的正向特性曲线一样,UBE>发射结死区电压时,IB开始导通,IB随UBE的增加而增加。输出特性:1)放大区: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三极管导通,具有放大作用;2)截止区:发射结及集电结均反向偏置,三极管基本不导通,不具有放大作用;3)饱和区:发射结及集电结均正向偏置,三极管导通,但不具有放大作用2、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及交流等效电路的分析、相关计算静态工作点:当放大电路没有信号输入时,电路中各处电流和电压都是恒定的直流量,这种工作状态称为静态。决定静态工作点的主要参数为IB、IC和UCE(解析法计算、图解法分析)第三章1、负反馈电路的四种形式电压串联、电压并联、电流串联、电流并联2、差分放大器的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1)由两个晶体管组成。电路结构对称,T1、T2管的特性和参数相同,具有相同的温度特性和静态工作点;2)当温度升高时,两管都产生零点漂移,两管的集电极电流都增大,电位都下降,由于差分管对称,两边变化量相等,所以输出电压u0=0,故由温度变化引起的零点漂移被有效抑制。3、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1)2)利用三极管的电流控制作用或场效应管的电压控制作用将电源的功率转换为按输入信号变化的电流,经过不断的电流及电压放大。第四章1、理想集成运放的模型理想模型:开环电压增益:Aud→∞;差模输入电阻:rid→∞;共模输入电阻ric→∞;开环输入电阻r0→0;共模抑制比KCMRR→∞2、基本运算放大器的应用分析及计算3、集成运放在信号测量及处理方面的电路分析第五章1、振荡电路的构成、原理组成:放大器、正反馈网络、选频网络和稳幅环节原理:通过正反馈使整个电路的信号振幅不断增长,而放大器的非线性则使信号振幅减小,信号最后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幅度,从而形成一定幅度的稳定振荡2、振荡电路的频率计算3、石英晶体的等效电路4、矩形波发生器的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第七章1、单相整流电路的形式及相关计算2、滤波及稳压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3、开关型稳压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4、可控硅的结构及导通条件1、支路:在电路中通过通过同一电流的每个分支电路。2、节点: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汇合点。3、基尔霍夫二:沿任一闭合回路的电势增量的代数和等于零。4、暂态过程:当电容或电感接入电路时,电容或电感两端的电压从一个稳定状态变到另一个新的稳定状态经过的一个过程。5、正弦交流的三要素:幅值,角频率,初相位6、串联谐振:在RLC串联电路中,如果感抗x2等于容抗xc,此时电路处于串联谐振。串联电路发生谐振时特征:1、电路的总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