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测试题一、选择题(A类指基础题B类指拓展题C类指提升题)A类1.19世纪60-90年代,我国历史上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运动是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D.戊戌变法2.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创办军事工业②创办民用工业③筹建海军④废除科举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3.洋务运动开始和结束的标志事件是:A.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和戊戌变法D.戊戌变法和新文化运动4.在国内直接引发康有为和梁启超领导“公车上书”的事件是A.中日《马关条约》的签定B.“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C.德国“强租”胶州湾D.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5.揭开了维新变法序幕的是A.公车上书B.创办《中外纪闻》C.颁布《定国是诏D.创办了强学会6.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为纪念他中国有不少城市有中山路、中山公园,广东有中山市,请问他是A.谭嗣同B.孙中山C.毛泽东D.邓小平7.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后来在《民报》发刊词上把它阐发为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它包括:①民族②民主③民权④民生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8.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9.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辛亥革命爆发时间和首义地点是A.1898年、北京B.1910.10.10武昌C.1912年、南京D.1915年、上海。10.与右图相符合的信息是:①创办人是陈独秀②民主和科学是其两大口号③它的创办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④它直接引发了五四运动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11.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①林则徐、魏源、胡适──新文化运动②李鸿章、左宗棠──洋务运动③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变法④孙中山──辛亥革命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2.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表述,错误的是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B.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结束了封建制度,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B类13.“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想一想,这是哪个派别的主张A.地主阶级顽固派B.地主阶级洋务派C.资产阶级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14.下列对洋务运动表述不正确的是A.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B.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C.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D.创办了强学会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15.孙仲上先生最早提出开发三峡水利的设想,这主要体现了他的哪一思想主张A.国共合作B.民族主义C.民生主义D.民权主义16.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A.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C.建立了中华民国D.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17.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这里“思想上的大解放”是指A.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D.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18.作为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是A.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否B.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都主张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19.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封建顽固派势力强大B.外国势力干涉C.没有发动群众参加D.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C类20.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的标志事件,主要是因为A.兴起于工业革命后B.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采用机器生产C.创办了大量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D.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21.首先从经济和政治领域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事件是A.鸦片战争和洋务运动B.洋务运动和五四运动C.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D.戊戌变法和新文化运动22.新文化运动前期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C.绝对肯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