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放假了莫忘记读书过年了,放假了,休息之余莫忘读书。我们是教师,我们明白教师读书不仅是寻求教育思想的营养,教育智慧的源头,也是情感与意志的冲击与交流;我们领悟读书虽然不能增加生命的长度,但能增加生命的厚度;我们知道读书能够使我们生活得更加有品味,使我们的内心更加宁静,使我们的职业生活更加有智慧。因此,过年莫忘读书!我们是教师,所以,我们应该留一点时间给阅读,陶冶我们因繁杂生活而麻木了的性情;找一点时间给阅读,矫正我们因忙忙碌碌而迷失了的方向;挤一点时间给阅读,开启我们因机械工作而遮掩了的心智。因此,过年莫忘读书!朱永新说:“阅读,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阅读,让博学和睿智拯救我们!阅读,让历史和时间记住我们!阅读,让吾国之精魂永世传承!”让我们一起走进书香芳草地,运用科学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领略书中神奇瑰丽的风光;让我们共同努力,创建温馨和爱的书香家庭、和谐美好的书香校园,积极打造一个属于我们教师的书香人生!那我们读什么书呢?下面这5本书,都是深受广大教师喜爱的图书。寒假期间,值得捧读,让我们记住这些好书,记住捧读这些好书的美好时光……1.《读懂孩子——心理学家实用教子宝典》(3册)边玉芳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推荐词读懂孩子是教师的必修课我在班主任岗位上工作了一辈子,直到退休,仍与众多班主任老师有着密切的交往。不计其数的教师和家长都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没有读懂孩子。拿到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边玉芳教授所著《读懂孩子——心理学家实用教子宝典》(分0-6岁、6-12岁、12-18岁三册),刚翻开几页,就觉得眼前一亮,这正是我寻觅已久的书。作者以深厚的心理学基础,通俗地介绍了从幼儿时期到青春期孩子发展的相关理论及研究成果,揭示了各时期孩子一般性成长规律,提供了普遍性的教育策略,特别是为家长和教师提供了符合儿童心理的具体、科学的育儿方法。当把一种理论变为可操作的具体方法时,这样的教育才会产生实效。这是一套帮助教师和家长提升专业素养的好书。该书具备很强的实用性和可读性作者在总结心理学、教育学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近三十年从事儿童青少年心理教育的丰富实践经验,历时五年写作而成。该书对孩子的成长规律和成长特点从心理学角度进行了精辟的分析,从脑科学及认知神经科学的高度提供了严密的理论依据,不仅“授人与鱼”,更“授人以渔”。2.《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日]佐藤学著李季湄译教育科学出版社推荐词从课堂出发的教育革命一本书,在中国教育界畅销12年,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程建设,乃至于学校管理、教师培训,都对千千万万中国教师和中小学校产生了重要影响,见证并参与了中国教育近十年来最深刻的变革。这本书便是日本教育家佐藤学先生的《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这本书展现了一场从课堂出发的教育革命,让我们反思、审视自己的课堂,回到教育的原点。中国这十年的教育变革的确如佐藤学先生所言,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在最真实、最鲜活的实践层面,我们可以看到这场革命的意义与价值。当然,新的困惑和问题也在不断产生。而书中提出的“润泽的教室”、“超越主体性的神话”以及“交响乐团式的教学”、构建“学习共同体”,等等,这些理念深入浅出,如一缕清风拂过,让喧嚣回归宁静,让假象无处遁形。3.《面向个体的教育》李希贵著教育科学出版社推荐词走到“十一教改”的背后有人说,十一学校应该是中国“去行政化”做得最好的学校之一。2015年元旦刚过即公之于世的《北京市十一学校章程》,标志着十一学校经过多年的探索形成的全新学校治理体系基本成型。可以预测,人们对“十一教改”的关注,将逐渐从对“走班选课”的学习转向对“十一章程”的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十一教改”的真正能量也将全面释放。如果还要去深究“十一教改”的逻辑和思想,李希贵校长一年前《面向个体的教育》一书已经把他对“新学校”的基本假定及其变革哲学全盘托出。这本书不仅回答了为什么要“选课走班”,也回答了为什么要实施“分权制治理结构”。书中写到一所学校,“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