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尹何春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尹何春同志先进事迹是最近县区都在学习的,他的伟大精神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每一个共产党人的榜样,参考一下。尹何春,男,白族,XX县区宝丰乡人,1943年4月生,198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在沘江公社大栗树大队任民办教师,1978年起先后任大栗树大队队办企业会计、厂长,1984年起任宝丰区大栗树小乡乡长。1987年创办大栗树茶厂并兼任厂长。2003年9月起任宝丰乡大栗树村委会主任,2007年5月起任宝丰乡大栗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20XX年6月至20XX年8月任宝丰乡大栗树村委会主任。20XX年8月11日,他从工作岗位上回家后不幸与世长辞,匆匆走完了他辛勤而又充实的一生,享年75岁。尹何春同志先后当选十二届大理州政协委员、十七届XX县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先后被授予XX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工作者、XX省农民学科学用科学先进个人、XX省创业之星、大理州非公经济发展优秀创业企业家全州农村乡土拔尖人才、大理州劳动模范XX县区抗洪抢险先进党员XX县区第二届助人为乐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2008年被州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20XX年被州委表彰为全州优秀村(社区)干部。对党忠诚敢为人先:大胆开拓找路子尹何春出生于贫困家庭,家里虽然艰难,但从来没有放弃读书求学、改变贫困的念头。初中毕业后回到生产队,看到许多人家家具烂了无法添置,农具坏了无法生产,他就下决心学做木匠活。因为人正派踏实又肯帮人,生产队指派他组织成立副业队,专门到外面找活做,增加集体收入。教育部门在大栗树村沘江西边笨江寨办了个民办教学点,因为边远没有人愿意去教书,生产队想到尹何春。大队干部问他愿不愿去。尹何春爽快答应了,这一教就教了4年。1978年,大栗树村兴办综合加工厂,从事桐油、香叶天竺葵加工和砖瓦生产,把他调去当会计。因经营运转困难,生产队又想到了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的尹何春,让他担任厂长。临危受命的尹何春上任后,大胆对综合厂进行改革,引进新技术,第1页共10页定责任、搞承包,全面改组、启用能人,一年之后综合厂扭亏为盈,还清3万4千多元欠账,从此村集体有了好转,村级发展有了基础。改革开放后,部分群众收入有所增加,但广大群众仍处在温饱边缘。1984年,XX县区进行区乡体制改革,大栗树村撤销大队改建为乡,尹何春被推选为乡长,兼任综合厂厂长,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为深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好地服务群众,回报社会,回报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1986年他向党组织递交申请书,光荣加入党组织,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木材砍完了怎么办。如何找到一条既能留住绿水青山又能脱贫致富的路子。任乡长的尹何春开始思考大栗树村既要保护好生态、又要发展好经济这个大问题。有人建议到大栗树大山头种茶,既保护生态,又可以发展经济。能不能种茶。谁去种。公社想到了尹何春。是继续当一名村干部。还是在大栗树村扎根苦干一番事业。这一次,尹何春面临人生的又一次抉择。亲朋好友得知后都劝他:你担任村长这几年,能力水平都很高了,有群众基础,群众又信任,下步参加副乡长选举,一旦选上了就成为国家正式干部,辞去村官开茶园一旦失败了,一辈子就陷进去了。尹何春从小生长在大栗树村,切身体会当地群众的疾苦,要解决温饱、脱贫致富,必须发展特色产业闯出一条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新路子。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村干部,不能只考虑自己,思前想后他毅然辞去村官,上山办茶园,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思路已定,决心已下。但大栗树村大山头海拔达2300米至2500米,这是种植茶叶的海拔极限,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且大山头不通水、电、路、电话,试种茶树困难重重,可作为共产党员的尹何春认定要做的事,谁也劝不了他。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他敢试敢闯,敢于挑战茶叶生长的海拔、气候等自然条件,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摸索,大栗树茶在大山头终于种植成功,从此大栗树茶园基地突破了茶树生长极限的海拔,成为离天空最近的茶园。如今,大山头2.7万亩茶树连绵成片,披上了浓浓的绿装,为大山群众开创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实现了既保护生态又发展经济的奋斗目标。第2页共10页1999年,大栗树茶厂从村办企业改制为私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