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四单元复习》导学案VIP免费

《第四单元复习》导学案_第1页
1/12
《第四单元复习》导学案_第2页
2/12
《第四单元复习》导学案_第3页
3/12
第四单元复习从东汉以来少数民族向内地迁徙与江南经济的开发、孝文帝改革等事例中,认识到中华文明的发展与繁荣是在各民族不断交往、融合中实现的。1.2.列举自东汉末年至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的大概脉络;说出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相关的史实、与江南地区开发相关的史实、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和艺术成就。重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影响;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和艺术成就。3.政权变迁将魏、吴、蜀、十六国、西晋、东晋、南朝、北朝等对号入座填入示意图中。1.秦朝完成统一的历史条件:①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战乱不断,人民厌恶战争,渴望安定统一。②各国变法运动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建立统一国家准备了条件。③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也为六国归秦的统一战争奠定了经济基础。④长平之战,赵国战败,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的进攻。⑤秦王嬴政通过十年兼并战争,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策略正确是完成统一大业的关键因素。战争回顾本单元学过的战役,填写下表。2.官渡之战战役名称时间交战双方结果影响特点年曹操和曹操取胜奠定了曹操的基础年和孙刘联军孙刘联军取胜奠定了局面的基础年和东晋东晋取得胜利形成的局面赤壁之战淝水之战200208383袁绍曹操前秦统一北方三国鼎立南北对峙以少胜多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成就及影响:(1)原因:①优越的自然条件;②北方人口的南迁,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③江南地区战乱少,社会相对安定。3.(2)成就:①兴修水利,大片荒地被开垦为良田;②水稻种植开始使用绿肥,牛耕、粪肥得到推广;③小麦的种植推广到江南;④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农业发展迅速,福建、广东等地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3)影响: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民族关系(1)五胡内迁: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2)北方人南迁:从开始,许多人为了躲避战乱,逃往地区。(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及作用。东汉末年江南措施:①说汉语;②穿汉服;③改汉姓;④与汉族通婚;⑤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⑥礼孝治天下。作用:促进了民族融合。4.东汉末年魏晋南北朝文化5.贾思勰郦道元王羲之顾恺之7《齐民要术》《水经注》《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云冈祖冲之领域代表人物主要成就数学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位数字,也就是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领先世界近一千年农学著一书,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价值很高地理学著一书,是一部地理学综合专著,材料丰富,价值很高书法有之称绘画代表作有和石窟艺术以山西大同石窟和河南洛阳石窟为代表,造型丰富、雕刻精美,是世界佛教艺术宝库龙门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1.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2.试简要分析公元3~6世纪,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特点及发展趋势。从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深刻的启示?答案(1)政治特点:①封建国家分裂,战争频繁,人民渴望统一;②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相学习,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发展趋势: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2)启示:①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她的形成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②各族人民对祖国历史的发展都做出了贡献,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如何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答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民族融合的一次高潮,民族融合是这一历史时期的一大特点,表现在:①两大方向的民族迁徙:五胡内迁和北民南迁。②三个阶段的民族融合:东汉末至西晋初,五胡内迁后,长城沿线出现融合局面;东晋十六国时期,融合步伐加快;北魏时期,民族融合出现高潮。③四种融合方式:民族迁徙,友好交往,联合斗争,少数民族政权的改革。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四单元复习》导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