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教师安建斌时间2013年4月19日班级高二(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核心;理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原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2.能力目标通过材料探究,使学生理解我国当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体会和思考我们应该弘扬和培育什么样的民族精神;思考我们应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对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认同感。教学重点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学难点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学方法使用“情境·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即情境启示法+学生自主探究法+教师总结归纳法。教学安排一课时导入新课第一单元中:文化与政治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②第二单元中主要有: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的地位和作用;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创新的主要途径、重要途径和要坚持的原则。③第三单元主要有:民族精神的内涵;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学过程步骤一:出示综合探究材料(材料群)材料一:冰雪阻断春节团圆之路,我们风雨同舟;国家主权尊严面临挑战,我们坚决还击;奥运圣火传递遭遇屈辱,我们不畏强暴;双道迎面列车冲出轨道,我们尽力互助;突发病毒吞噬弱小生命,我们用爱抚忧;地震开裂房倒人员伤亡,我们共渡难关。从上述材料中概括出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材料二:美国以强化“美国精神”为公民教育的重点;俄罗斯制定了对全民的爱国主义大纲和法案;韩国以政府为主导,推崇“身土不二”的韩国精神……结合上述材料,论述当前我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什么意义?材料三:在不知不觉之中,麦当劳,肯德基在中国生意越来越好;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成为饮料市场的主角;电影院,电视机里外国节目充斥着我们的视野;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大受青年人的欢迎,而中国传统的节目却受冷落。1.我国的青少年为什么热衷西方节日?2.当前我们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步骤二: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教师将学生分组,然后按各组分工进行探究。首先,让学生联系以下三个知识点:①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从我国古代科技,文化,教育,艺术等方面思考);③回顾世界变化,我们现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现实意义是什么?(通过联系以上知识,使学生能够说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途径之一: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板书)。其次,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西方的许多节日收到我们的欢迎,而我们传统的民族节日却收到冷落?使学生总结得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途径之二: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板书)。最后,让学生联系“书写中华民族精神的新篇章”最后一段内容,思考: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青年学生有关吗?青年学生应该怎样做?学生思考后能够得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途径之三:自觉肩负起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固本强基的历史使命(板书)。步骤三:师生总结,得出结论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课堂总结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我国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了解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正确处理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关系,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课堂练习见多媒体课件。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