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学校:来宾市兴宾区实验小学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修改人:彭美香教师覃福红年级五年级学生人数80人授课时间2013.12教学内容《圆明园的毁灭》课时安排2课时第2课时授课类型展示课一、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对语文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加上已有的知识结构、层次,有了一定的知识量,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和相对丰富的词汇量,以及佳句,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在写作方面,能从生活中灵活选材,有较丰富的想象力,能运用学过的写作方法,根据各种事物的现象,有效的组织语言进行表达能力。二、教材分析《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21课,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指导学生感受优美语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搜索、整理资料的方法。2.3点删除。·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小组合作交流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2.引导学生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升华情感。3.能够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意见或看法;能够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对课文的理解感悟用语言表达出来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愿望,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1.2.3提炼为: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毁灭的经过,损失的巨大。·情感态度与价值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改为:学生读文中的感悟和想象,在脑海中能显现圆明园昔日的壮观辉煌。·教学难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五、教学策略设计1.品词析句、自读自悟、小组合作交流、播放有关圆明园的图片;2.多读多想、小组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六、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1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教师活动一、检测生字识记情况1.听写。2.订正、齐读。3.谁来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预设学生1.书写生字1行为2.订正、齐读3.说课文主要内容。设计意图复习不仅检查了学生上节课学习效果,而且很自然地过渡到本节课对课文的深入理解上,使教学过程浑然一体,天衣无缝。再次点明课文的主要内容,也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了全文,为下一步合作学习做好了铺垫。教学环节2教学过程一、合作学习大展示:1.圆明园的辉煌;2.圆明园的毁灭。教师活动1.在教学“圆明园辉煌的过去”时,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教师相机点拨可从文章三个高度评价圆明园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的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人们给圆明园这么高的评价?”,明确作者从众星拱月的布局、风格各异的建筑、收藏文物的珍贵这三个方面,来再现圆明园辉煌的过去的。2.教学“圆明园的毁灭”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比较、讨论、体会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在读上下功夫,通过品读、引读、想象读,把学生带入一百多年前的圆明园中。3.评议学习展示情况。反复品读:圆明园中,有......也有......有......也有......还有......不仅有......还有......预设学生行为1.交流体会圆明园的历史地位、文化价值和圆明园的毁灭的重点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展开讨论。2.通过品读、引读、想象读,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学,做到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发表自己的见解,把语文教学和学生生活经验及情感体验勾通起来,做到既学语文,又学做人。教学环节3教学过程一、感悟方法,总结启发。教师活动1.导语:想一想:课题是“圆明园的毁灭”,可是作者为什么还用那么多笔墨给我们介绍圆明园昔日的辉煌?2.点拨:这样写可谓匠心独运,课文大量篇幅描绘圆...